作呕不止
丹溪先生云∶肿疡时呕,当作毒瓦斯攻心治之,溃疡时呕,当作阴虚补之。此论其常耳。窃谓前症,如肿赤 痛而呕者,热毒甚也,用。作脓而呕者,胃气虚也,用。脓胀而呕者,血气虚也,用六君子加归、。便秘而呕者,热在脏也,用。寒药服多而呕者,胃气伤也,用托里。食少胃寒而呕者,托里益中汤。中虚寒淫而呕者,。肝气乘脾而呕者,托里抑青汤。胃虚停痰而呕者,托里。胃虚自病而呕者,托里。郁结伤脾而呕者,。徐阮令云∶治痈疽不可一日无托里药。确哉是言也。盖毒瓦斯者热有余也,阴虚者脾不足也,皆因脾气虚弱以致之,但宜调补中气,则正气复而邪气自去矣。婴童当兼治其母。
一小儿臂患疮,服消毒之剂,作呕少食,肿硬不消,面色痿黄,此脾胃气虚而药复伤也,用六君、木香、干姜,更增腹痛,此虚甚也,以前药入一片,诸症顿退。后饮食停滞,作呕不食,先用一服,次用而愈。
一小儿腿痈,脓清作呕,疮口不敛,肝肾二脉洪数,此因禀肾水不足,而肝火为患,用以补肾,以清肝而愈。
一小儿手患疮,作呕流涎,面色痿黄,余谓脾气虚寒,遂用六君、干姜、木香而呕止;又用而涎止,不数剂而疮愈。
一小儿疮痛作呕,手足并冷,此因痛而胃气复伤也,用六君、干姜、藿香,痛呕顿止,又用加升麻、柴胡而疮亦消。
一小儿面患疮作呕,手足并冷,面赤作痛,此胃经热毒所致,先用而痛止,又用清热而疮愈。
一小儿腹患疮,作呕便秘,发热饮冷,蓄热也,用内疏而便通呕止;又用而疮内消。
一小儿腿患疮,用,呕吐不食,手足并冷。余曰∶此非毒瓦斯内攻,乃胃虚耳,宜用异功散补之。彼反见疑,仍索前药,余以异功散为末,作与服,呕止食进;又用,脓溃而愈。后语其故,犹不信其效至此也。
一小儿臂患疮,服护心散,呕吐腹胀,余曰∶此脾胃复伤耳。不信,仍复攻毒,益加泄泻,余先用托里一剂,次用六君、姜、桂,又用五味异功散而愈。
一小儿项患疮作呕,面黄发热饮汤,余谓胃气虚热,不信,反清热败毒,更加吐泻而殁。
一小儿面患疮作呕,发热作渴饮汤,余谓胃气虚而作呕,不能化生津液而作渴。不信,另用杂药攻毒,致吐泻吃逆而殁。
托里益 治疮疡因脾胃虚弱,寒水反侮土,饮食少思,呕吐泄泻等症。(自制)
人参 白术(炒。各七分) 陈皮 茯苓 半夏 炮姜 丁香 炙甘草(各三分)
上姜水煎服。
托里 治乳母郁怒,肝脾内热,致儿患疮疡,母子并服。(自制)
人参(五分) 白术(炒,一钱) 陈皮(四分) 川芎 半夏 山栀(炒) 苍术(各三分) 炙甘草(二分)
上姜枣水煎,婴儿乳母并服。
托里健中汤 治疮疡,阳气虚寒,肠鸣切痛,大便溏泄,呕逆昏愦,此寒变而内陷也,急用此药,缓则不救。
溃疡误服寒剂多患之。(自制)
羌活(三分) 木香 附子(炮) 益智 丁香 沉香(各三分) 茴香(五分) 陈皮 炙甘草(五分)
上姜水煎,徐徐服之。
托里 治疮疡,脾胃虚弱,痰气不清,饮食少思等症。(自制)
人参 白术(炒) 陈皮 茯苓(各五分) 半夏(三分) 桔梗(二分) 甘草(炒) 柴胡(各二分)
上姜枣水煎服。
治疮疡,元气虚弱,或因凉药所伤,饮食少思,呕吐泄泻等症。(自制)
人参 白术 茯苓(各一钱) 半夏 炮姜(各四分) 甘草(炒) 肉桂 黄 (炒。各一钱五分)
上每服三五钱,姜枣水煎。
托里益中汤 治疮疡,中气虚弱,饮食少思,或溃而不敛,或肿而不消。(自制)
人参 白术(炒) 陈皮(炒) 茯苓 半夏 炮姜(各五分) 木香 甘草(炒。各三分)
上姜枣水煎。
托里益青汤 治疮疡,脾土虚弱,肝木所侮,以致饮食少思,或胸膈不利。(自制)
人参 白术(炒。各五分) 陈皮(炒) 茯苓 半夏(各三分) 芍药(炒,一分) 柴胡(二分)
上姜枣水煎服。
(二方见发热不止)
九味(方见腮痈)
(方见腋痈)
(方见肌肉不生)
五味异功散(方见用败毒之药)
清热(方见热毒口疮)
仙方活命饮
(三方见热毒疮疡)
(方见作痛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