呕吐乳

《保婴撮要》在线阅读中医儿科书籍在线阅读

呕吐皆主脾胃,古人谓脾虚则呕,胃虚则吐是也。呕者有声无物,吐者有物无声也。盖乳哺过饱,则胃不能受而溢出,衔乳多食睡,则脾不能运而作泻,脾胃渐伤,疾病缠绵,甚至慢惊之患矣。若手足指热,喜饮热汤,或睡而露睛,皆胃气虚弱也,用。若手足指热饮冷,或睡不露睛,属胃经实热也,用。若作泻少食,或小便色赤,胃经虚热也,用。大凡婴儿,在乳母尤当节饮食。若乳母停食,亦能致儿吐泻,故不可不慎也。

治验一小儿伤食呕吐,发热面赤,服消导清热之剂,饮食已消,热赤未退,余以为胃经虚热,用六君、升麻柴胡,四剂而痊。

一小儿伤食呕吐,服克伐之药,呕中见血;用清热凉血,反大便下血,唇色白而或青。余谓脾土亏损,肝木所乘。令空心服,食远服,使涎血各归其源,果愈。

一小儿吐酸乳食,用四君、吴萸、、木香,补脾平肝而愈。后口中有酸水,仍用前药随愈。后吐苦水,而口亦苦,用,以清肝火;,以补脾土而痊。

一小儿吐黄水,所食之物,悉皆甘味,用泻,清其胃火而愈。后因停食,服克伐之药,口甘不食,形气殊弱,用,养其中气而痊。

一小儿伤食嗳腐,用一服,宿滞顿化。余云∶不必多药,但节其饮食自愈。不信,别用克滞之药,更加吐泻,以致不救。

一小儿伤食,发热面赤,抽搐呕吐,气喘唾痰,此饮食伤脾,肺气虚弱所致,用,炒黑黄连山栀各二分,一剂顿愈。

治呕吐消乳食,脉沉者,伤食不化也。

香(炒) 宿砂仁 陈皮(去白) 甘草(炙) 神曲(炒) 麦芽(炒。各等分)

上为末,米糊丸,黍米大。每服二十丸,姜汤下。

又方∶治百 内,呕吐乳奶,或大便青色,用少妇乳汁一盏,入丁香十粒、陈皮一钱,瓷器内煮数沸稍热,空心以绵球吮服。

杨氏 治乳食过多,胃气不能消化。

宿砂 橘皮 三棱 蓬术 神曲(炒) 麦芽(炒。各半两) 香附(炒,一两)

上为末,曲糊丸,麻子大,送下,量儿加减。

局方 治外感风寒,内伤脾胃,呕逆吐泻,不进饮食,渐至羸食。

人参(一两) 神曲(炒) 茯苓 甘草(炒) 木香 绵黄 白扁豆 白术(各一钱) 石莲肉(去心,二钱半)

上为末,每服一钱,入藿香三叶,枣水煎服。

治积冷呕吐。

藿香叶 陈皮 浓朴姜汁制。各七钱) 半夏(一两,汤泡七次) 甘草(炙,一钱)

上每服三钱,姜枣水煎,泻甚加木香、肉豆蔻

治寒温不适,饮食不调;或外因风寒暑邪致吐利,心腹疼痛,霍乱气逆,发热头痛;或转筋拘急;或疼痛呕哕,四肢逆冷。

香薷(一两) 茯苓扁豆(炒) 浓朴(姜汁制。各五钱)

上每服二三钱,水煎,加酒半杯,冷服立效。

治胃受邪热,心烦喜冷,呕吐不止。

(七钱半) 半夏(炮,半两) 甘草(炙,三钱)

上每服一二钱,入竹茹枣许,大姜水煎,取清汁,微冷细细服,加茯苓三钱尤妙。

治传尸骨蒸 肺痿,疰忤鬼气,卒心痛,霍乱吐痢,惊痫客忤等症。

苏合香油(入内) 熏陆香(另研) 龙脑(研) 木香 白术 白檀香 丁香 朱砂(研水飞)

沉香 香附子(炒) 乌犀屑 荜茇(另为末,用无灰酒梓膏) 麝香(研) 诃黎勒(煨取皮。各二两)

上为末,研匀,用安息并蜜和丸,桐子大。空心化服一二丸,温酒亦得,更用蜡纸

惊风吐乳。

天南星(三两) 白附子(一两) 半夏(浸洗七次) 川乌头(去皮脐,半两)

上用井花水浸晒,过次日早晨,再换新水,春五日,夏三日,秋七日,冬十日,晒干为末,以糯米粉煎粥清为丸,绿豆大,调下。

(方见脾脏)

(方见积痛)

异功散

(三方见内钓)

千金(方见噤风)

(方见脾胃虚冷)

补中(方见虚羸)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保婴撮要》.chm chm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保婴撮要》相关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