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下
使用寒性而有泻下作用的药物,以治疗属里实热证的燥屎,饮食积滞,积水等的方法,叫做“寒下”。对于孕妇、新产妇及久病虚弱人忌用。但正气虚弱的病人如果有用寒下的必要时,应配合补气药同用。大便燥结,同时有火眼、头痛、苔黄腻、脉数的,用大承气汤(大黄,厚朴、枳实、芒硝)。此法一名“釜底抽薪”,饮食积滞或痢疾的湿热积滞,病人脘腹胀闷,下痢或泄泻,腹痛,肛门有重坠感,或大便秘结,小便赤,舌红苔腻,脉沉实,用木香、枳壳、黄连、大黄、香附、槟榔等药。水肿自眼睑肿胀开始的,或腹中有症块而有腹水,或胸协有积水,脉沉实,用十枣汤(大枣、芫花、甘遂、大戟)泻水。此法一称“逐水法”。
寒下
- 寒下【治则治法术语解释】
- 寒下《中医名词词典》
- 伤寒下痢《冯氏锦囊秘录》
- 伤寒下痢《冯氏锦囊秘录》
- 伤寒下痢《圣济总录》
- 伤寒下痢《圣济总录》
- 伤寒下痢《幼幼新书》
- 伤寒下痢《幼幼新书》
- 上寒下热【诊断术语解释】
- 上寒下热【中医名词术语】辨证
- 上寒下热《中医词典》
- 上寒下热《中医名词词典》
- 伤寒下利证《伤寒九十论》
- 伤寒下利证《伤寒九十论》
- 伤寒下部痛候《诸病源候论》
- 伤寒下利秘方《华佗神方》
- 伤寒下血秘方《华佗神方》
- 伤寒下五十三法《针灸神书》
- 脾肾两经虚寒下血《轩岐救正论》
- 脾肾两经虚寒下血《轩岐救正论》
- 上热下寒上寒下热《医学纲目》
- 上热下寒上寒下热《医学纲目》
- 上热下寒上寒下热《证治准绳·杂病》
- 上热下寒上寒下热《证治准绳·杂病》
- 上热下寒,上寒下热《证治准绳·类方》
- 上热下寒,上寒下热《证治准绳·类方》
- 比类《金匮》虚寒下利《医门法律》
- 伤寒下痢及脓血黄赤方《外台秘要》
- 比类《金匮》虚寒下利六则《医门法律》
- 伤寒下痢及脓血黄赤方一十六首《外台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