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
青玉
(《别录》有名未用)
【释名】谷玉。
时珍曰︰谷,一作,又作,谷、角二音。二玉相合曰,此玉常合生故也。
【集解】《别录》曰︰生蓝田。
弘景曰︰张华言合玉浆用谷玉,正缥白色,不夹石者。大如升,小者如鸡子,取于穴中者,非今作器物玉也。出襄乡县旧穴中。黄初时,诏征南将军夏侯尚求之。
时珍曰︰按︰《格古论》云︰古玉以青玉为上,其色淡青,而带黄色。绿玉深绿色者佳,淡者次之。菜玉非青非绿,如菜色,此玉之最低者。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妇人无子,轻身不老长年(《别录》)。
【附录】璧玉《别录》曰︰味甘,无毒。主明目益气,使人多精生子。
时珍曰︰璧,瑞玉圜也。此玉可为璧,故曰璧玉。璧外圆象天,内方象地。《尔雅》云︰璧大六寸谓之;肉倍好谓之壁;好倍肉,谓之瑗。
玉英《别录》曰︰味甘,主风瘙皮肤痒,生山窍中,明白可作镜,一名石镜,十二月采。
合玉石《别录》曰︰味甘,无毒。主益气,疗消渴,轻身辟谷。生常山中丘,如彘肪。
时珍曰︰此即碾玉砂也,玉须此石碾之乃光。
青琅(《本经》下品)
【校正】并入《拾遗》石阑干。
【释名】石阑干(《拾遗》)、石珠(《本经》)、青珠(《别录》)。
时珍曰︰琅,象其声也。可碾为珠,故得珠名。
【集解】《别录》曰︰青琅,生蜀郡平泽,采无时。
弘景曰︰此《蜀都赋》所称青珠、黄环者也。琅亦是昆仑山上树名,又《九真经》中大丹名。
恭曰︰琅有数种色,以青者入药为胜,是琉璃之类,火齐宝也。今出州以西乌臼蛮中,及于阗。
藏器曰︰石阑干生大海底,高尺余,如树,有根茎,茎上有孔,如物点之。渔人以网罾得之,初从水出微红,后渐青。
颂曰︰今秘书中有异鱼图,载琅青色,生海中,云海人以网于海底取之,初出水红色,久而青黑,枝柯似珊瑚,而上有孔窍,如虫蛀,击之有金石之声,乃与珊瑚相类。其说与《别录》生蜀郡平泽,及苏恭所云不同,人莫能的识。谨按《尚书》︰雍州缺贡球、琳、琅。《尔雅》云︰西北之美者,有昆仑墟之、琳、琅。孔安国、郭璞注,皆以为石之似珠者。而《山海经》云︰昆仑山有琅。若然是石之美者,明莹若珠之色,而状森植尔。大抵古人谓石之美者,多谓之珠,《广雅》谓琉璃、珊瑚皆为珠是也。以上所说,皆出西北山中,而今《图》乃云海底得之。盖珍贵之物,山、海或俱产焉,今医家亦以难得而稀用也。
宗奭曰︰《书》云︰雍州厥贡球、琳、琅。《西域记》云︰天竺国正出此物。苏恭云︰是琉璃之类。琉璃乃火成之物,琅非火成者,安得同类?
时珍曰︰按许慎《说文》云︰琅,石之似玉者。
孔安国云︰石之似珠者。《总龟》云︰生南海石崖间,状如笋,质似玉。《玉册》云︰生南海崖石内,自然感阴阳之气而成,似珠而赤。《列子》云︰蓬莱之山,珠之树丛生。据诸说,则琅生于西北山中及海山崖间。其云生于海底网取者,是珊瑚,非琅也。在山为琅,在水为珊瑚,珊瑚亦有碧色者。今回民地方出一种青珠,与碧靛相似,恐是琅所作者也。《山海经》云︰开明山北有珠树。《淮南子》云︰曾城九重,有珠树在其西。珠树即琅也。余见珊瑚下。
【气味】辛,平,无毒。
之才曰︰杀锡毒,得水银良,畏鸡骨。
【主治】身痒,火疮痈疡,疥瘙死肌(《本经》)。白秃,浸淫在皮肤中,煮炼服之,起阴气,可化为丹(《别录》)。疗手足逆胪(弘景)。
青玉
《本草纲目》石部
- 玉
 - 玉屑
 - 白玉髓
 - 青玉
 - 珊瑚
 - 马脑(玛瑙,文石,摩罗迦隶)
 - 宝石
 - 玻璃
 - 水精
 - 琉璃
 - 云母
 - 白石英
 - 五色石英
 - 紫石英
 - 菩萨石
 - 丹砂
 - 水银
 - 水银粉
 - 粉霜
 - 银朱
 - 灵砂
 - 雄黄
 - 雌黄
 - 石膏
 - 理石
 - 长石
 - 方解石
 - 滑石
 - 不灰木
 - 五色石脂
 - 青石脂
 - 黄石脂
 - 白石脂
 - 赤石脂
 - 桃花石
 - 炉甘石
 - 井泉石
 - 无名异
 - 蜜栗子
 - 石钟乳
 - 孔公
 - 殷
 - 土殷
 - 石脑
 - 石髓
 - 石脑油
 - 石炭
 - 锻石
 - 石面
 - 浮石
 - 石芝
 - 阳起石
 - 磁石
 - 玄石
 - 代赭石
 - 禹余粮
 - 太一余粮
 - 石中黄子
 - 空青
 - 曾青
 - 绿青
 - 扁青
 - 白青
 - 石胆
 - 太白石(白石)
 - 特生石
 - 握雪石
 - 砒石
 - 土黄
 - 金星石
 - 婆娑石
 - 礞石
 - 花乳石
 - 白羊石
 - 金牙石
 - 金刚石
 - 砭石
 - 越砥
 - 姜石
 - 麦饭石
 - 水中白石
 - 河砂
 - 杓上砂
 - 石燕
 - 石蟹
 - 石蛇
 - 石蚕
 - 石鳖
 - 蛇黄
 - 霹雳砧
 - 雷墨
 - 食盐
 - 大盐
 - 戎盐
 - 胡盐
 - 光明盐
 - 卤碱
 - 凝水石
 - 玄精石
 - 绿盐
 - 盐药
 - 朴硝
 - 马牙硝
 - 玄明粉
 - 硝石
 - 生硝
 - 砂
 - 硼砂
 - 石硫黄
 - 石硫赤
 - 石硫青
 - 矾石
 - 绿矾
 - 黄矾
 - 汤瓶内碱
 - 附录诸石二十七种
 - 金石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