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石
磁石
(《本经》中品)
【释名】玄石(《本经》)、处石(《别录》)、铁石(《衍义》)、吸针石。
藏器曰︰磁石取铁,如慈母之招子,故名。
时珍曰︰石之不磁者,不能引铁,谓之玄石,而《别录》复出玄石于后。
【集解】《别录》曰︰磁石,生泰山川谷及慈山山阴,有铁处则生其阳。采无时。
弘景曰︰今南方亦有好者。能悬吸针,虚连三、四为佳。《仙经》丹房黄白术中多用之。
藏器曰︰出相州北山。
颂曰︰今磁州、徐州及南海傍山中皆有之,磁州者岁贡最佳,能吸铁虚连十数针,或一、二斤刀器,回转不落者,尤良。采无时。其石中有孔,孔中黄赤色,其上有细毛,功用更胜。按《南州异物志》云︰涨海崎头水浅而多磁石,徼外大舟以铁叶固之者,至此皆不得过。以此言之,海南所出尤多也。
曰︰凡使,勿误用玄中石并中麻石。此二石俱似磁石,只是吸铁不得。而中麻石心有赤,皮粗,是铁山石也。误服,令人生恶疮,不可疗。真磁石一片,四面吸铁一斤者,此名延年沙;四面只吸铁八两者,名续采石;四面吸五两者,名磁石。
宗奭曰︰磁石其毛轻紫,石上颇涩,可吸连针铁,俗谓之铁石。其玄石,即磁石之黑色者。磁磨针锋,则能指南,然常偏东,不全南也。其法取新纩中独缕,以半芥子许蜡,缀于针腰,无风处垂之,则针常指南。以针横贯灯心,浮水上,亦指南。然常偏丙位,盖丙为大火,庚辛受其制,物理相感尔。土宿真君曰︰铁受太阳之气,始生之初,石产焉。一百五十年而成磁石,又二百年孕而成铁。
【修治】曰︰凡修事一斤,用五花皮一镒,地榆一镒,故绵十五两。三件并锉。于石上捶,碎作二、三十块。将石入瓷瓶中,下草药,以东流水煮三日夜,漉出拭干,布裹再捶细,乃碾如尘,水飞过再碾用。
宗奭曰︰入药须火烧醋淬,研末水飞。或醋煮三日夜。
【气味】辛,寒,无毒。权曰︰咸,有小毒。
大明曰︰甘、涩,平。
藏器曰︰性温,云寒误也。
之才曰︰柴胡为之使,杀铁毒,硝金,恶牡丹、莽草,畏黄石脂。独孤滔曰︰伏丹砂,养汞,去铜晕。
【主治】周痹风湿,肢节中痛,不可持物,洗洗酸,除大热烦满及耳聋(《本经》)。养肾脏,强骨气,益精除烦,通关节,消痈肿鼠,颈核喉痛,小儿惊痫,炼水饮之。亦令人有子(《别录》)。补男子肾虚风虚。身强,腰中不利,加而用之(甄权)。治筋骨羸弱,补五劳七伤,眼昏,除烦躁。小儿误吞针铁等,即研细末,以筋肉莫令断,与末同吞,下之(大明)。明目聪耳,止金疮血(时珍)。
【发明】宗奭曰︰养肾气,填精髓,肾虚耳聋目昏者皆用之。
藏器曰︰重可去怯,磁石、铁粉之类是也。
时珍曰︰磁石法水,色黑而入肾,故治肾家诸病而通耳明目。一士子频病目,渐觉昏暗生翳。时珍用东垣羌活胜风东加减法与服,而以磁朱丸佐之。两月遂如故。盖磁石入肾,镇养真精,使神水不外移;朱砂入心,镇养心血,使邪火不上侵;而佐以神曲,消化滞气,生熟并用,温养脾胃发生之气,乃道家黄婆媒合婴之理,制方者宜窥造化之奥乎?方见孙真人《千金方》神曲丸,但云明目,百岁可读细书,而未发出药微义也,孰谓古方不可治今病耶?独孤滔云︰磁石乃坚顽之物,无融化之气,只可假其气服食,不可久服渣滓,必有大患。夫药以治病,中病则止,砒犹可饵服,何独磁石不可服耶?磁石既炼末,亦匪坚顽之物,惟在用者能得病情而中的尔。《淮南万毕术》云︰磁石悬井,亡人自归。注云︰以亡人衣裹磁石悬于井中,逃人自反也。
【附方】旧三,新一十二。
耳猝聋闭︰铁石半钱,入病耳内,铁砂末入不病耳内,自然通透。(《直指方》)
肾虚耳聋︰真磁石一豆大,穿山甲(烧存性研)一字。新绵裹塞耳内,口含生铁一块,觉耳中如风雨声即通。(《济生方》)
老人耳聋︰磁石一斤捣末,水淘去赤汁,绵裹之。猪肾一具,细切。以水五斤煮石,取二斤,入肾,下盐豉作羹食之。米煮粥食亦可。(《养老方》)
老人虚损,风湿,腰肢痹痛。磁石三十两,白石英二十两,捶碎瓮盛,水二斗浸于露地。每日取水作粥食,经年气力强盛,颜如童子。(《养老方》)
阳事不起︰磁石五斤研,清酒渍二七日。每服三合,日三夜一。(《千金》)
眼昏内障︰磁朱丸︰治神水宽大渐散,昏如雾露中行,渐睹空花,物成二体,久则光不收,及内障神水淡绿、淡白色者。真磁石(火、醋淬七次)二两,朱砂一两,神曲(生用)三两,为末。更以神曲末一两煮糊,加蜜丸梧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饭汤下。服后俯视不见,仰视微见星月,此其效也。亦治心火乘金、水衰反制之病。久病累发者服之,永不更作。(倪维德《原机启微集》)
小儿惊痫︰磁石炼水饮之。(《圣济录》)
子宫不收,名疾,痛不可忍。磁石丸︰用磁石酒浸研末,米糊丸梧子大。每卧时滑石汤下四十丸。次早用磁石散,米汤服二钱。散用磁石(酒浸)半两,铁粉二钱半,当归五钱,为末。大肠脱肛︰《直指方》︰磁石半两,火醋淬七次,为末。每空心米饮服一钱。《简便方》︰用磁石末,面糊调涂囟上。入后洗去。金疮肠出︰纳入,以磁石、滑石各三两。为末。米饮服方寸匕,日再。(《刘涓子鬼遗方》)
金疮血出︰磁石末敷之,止痛断血。(《千金方》)
误吞针铁︰真磁石枣核大,钻孔线穿吞,拽之立出。(钱相公《箧中方》)
诸般肿毒︰吸铁石三钱,金银藤四两,黄丹八两,香油一斤,如常熬膏,贴之。(《干坤秘韫》)
磁石毛
【气味】咸,温,无毒。
【主治】补绝伤,益阳道,止小便白数,治腰脚,去疮,长肌肤,令人有子,宜入酒。
藏器曰︰《本经》言石不言毛,毛、石功状殊也。
磁石
- 磁石【矿物类中药】
 - 磁石【中草药图片】
 - 磁石【中药大全】
 - 磁石《本草备要》
 - 磁石《本草便读》
 - 磁石《本草乘雅半偈》
 - 磁石《本草乘雅半偈》
 - 磁石《本草撮要》
 - 磁石《本草分经》
 - 磁石《本草分经》
 - 磁石《本草经集注》
 - 磁石《本草经解》
 - 磁石《本草经解》
 - 磁石《本草蒙筌》
 - 磁石《本草求真》
 - 磁石《本草图经》
 - 磁石《本草图经》
 - 磁石《本草新编》
 - 磁石《本草新编》
 - 磁石《本草衍义》
 - 磁石《本草易读》
 - 磁石《本草易读》
 - 磁石《本经逢原》
 - 磁石《得配本草》
 - 磁石《冯氏锦囊秘录》
 - 磁石《顾松园医镜》
 - 磁石《雷公炮制药性解》
 - 磁石《雷公炮炙论》
 - 磁石《雷公炮炙论》
 - 磁石《名医别录》
 - 磁石《千金翼方》
 - 磁石《神农本草经百种录》
 - 磁石《神农本草经百种录》
 - 磁石《吴普本草》
 - 磁石《新修本草》
 - 磁石《药笼小品》
 - 磁石《药笼小品》
 - 磁石《医学入门》
 - 磁石《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
 - 磁石《证类本草》
 - 磁石《证类本草》
 - 磁石《中药炮制》
 - 磁石《中药学》
 - 磁石《中医词典》
 - 磁石酒《备急千金要方》
 - 磁石丸《博济方》
 - 磁石丸《博济方》
 - 磁石丸《明目至宝》
 - 磁石丸《明目至宝》
 - 磁石丸《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 磁石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活磁石《药性切用》
 - 山磁石《名医别录》
 - 山磁石《千金翼方》
 - 磁石耳鸣酒【五官耳鼻喉科耳鸣】
 - 聪耳磁石酒【百病药酒】
 - 补益药之磁石【中药基础】
 - 磁石真假识别【中药鉴别】
 - 磁石治周痹解《研经言》
 - 磁石治周痹解《研经言》
 - 磁石的炮制方法【中药炮制】
 - 磁石的真伪鉴别【中药鉴别】
 - 磁石酒一(耳聋)【百病药酒】
 - 猪肚中煮石英及饲牛取乳兼石英和磁石浸酒服饵法《外台秘要》
 - 猪肚中煮石英及饲牛取乳兼石英和磁石浸酒服饵法三首《外台秘要》
 
磁石
- 磁石【中医知识】
 - 聪耳磁石酒【中医知识】
 - 中药中毒与解救:磁石【中医知识】
 - 磁石酒(一)——(耳聋)【中医知识】
 - 磁石(Cishi)Masnetitum【中医知识】
 - 磁石伪品——假磁石(Jiacishi)【中医知识】
 
《本草纲目》石部
- 玉
 - 玉屑
 - 白玉髓
 - 青玉
 - 珊瑚
 - 马脑(玛瑙,文石,摩罗迦隶)
 - 宝石
 - 玻璃
 - 水精
 - 琉璃
 - 云母
 - 白石英
 - 五色石英
 - 紫石英
 - 菩萨石
 - 丹砂
 - 水银
 - 水银粉
 - 粉霜
 - 银朱
 - 灵砂
 - 雄黄
 - 雌黄
 - 石膏
 - 理石
 - 长石
 - 方解石
 - 滑石
 - 不灰木
 - 五色石脂
 - 青石脂
 - 黄石脂
 - 白石脂
 - 赤石脂
 - 桃花石
 - 炉甘石
 - 井泉石
 - 无名异
 - 蜜栗子
 - 石钟乳
 - 孔公
 - 殷
 - 土殷
 - 石脑
 - 石髓
 - 石脑油
 - 石炭
 - 锻石
 - 石面
 - 浮石
 - 石芝
 - 阳起石
 - 磁石
 - 玄石
 - 代赭石
 - 禹余粮
 - 太一余粮
 - 石中黄子
 - 空青
 - 曾青
 - 绿青
 - 扁青
 - 白青
 - 石胆
 - 太白石(白石)
 - 特生石
 - 握雪石
 - 砒石
 - 土黄
 - 金星石
 - 婆娑石
 - 礞石
 - 花乳石
 - 白羊石
 - 金牙石
 - 金刚石
 - 砭石
 - 越砥
 - 姜石
 - 麦饭石
 - 水中白石
 - 河砂
 - 杓上砂
 - 石燕
 - 石蟹
 - 石蛇
 - 石蚕
 - 石鳖
 - 蛇黄
 - 霹雳砧
 - 雷墨
 - 食盐
 - 大盐
 - 戎盐
 - 胡盐
 - 光明盐
 - 卤碱
 - 凝水石
 - 玄精石
 - 绿盐
 - 盐药
 - 朴硝
 - 马牙硝
 - 玄明粉
 - 硝石
 - 生硝
 - 砂
 - 硼砂
 - 石硫黄
 - 石硫赤
 - 石硫青
 - 矾石
 - 绿矾
 - 黄矾
 - 汤瓶内碱
 - 附录诸石二十七种
 - 金石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