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英文参考
Kweichow sage herb[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中医大辞典》·朱砂草
朱砂草为中药名,出自《贵阳民间草药》,为《贵阳民间药草》记载的血盆草之别名[1]。
3.1 别名
3.2 来源及产地
唇形科植物血盆草Salvia cavaleriei lévl.或单叶血盆草S.cavaleriei Lévl. var. simplicifolia Stib.的全草[2]。前者分布四川、贵州及湖北、广东、广西等地[2]。后者分布云南、四川、贵州、广西、广东、福建、湖北、湖南、江西[2]。
3.3 性味
微苦,凉[2]。
3.4 功能主治
4 《*辞典》·朱砂草
4.1 出处
《贵阳民间药草》
4.2 拼音名
Zhū Shā Cǎo
4.3 别名
反背红(《贵阳民间药草》),叶下红、红青菜(《贵州民间药物》)。
4.4 来源
4.5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达50厘米。茎四方形,上部略有分枝,被细柔毛。单叶对生或成单数羽状复叶;有3小叶,叶片长卵圆形,先端渐尖或钝,基部略成心形,边缘圆齿形,上面暗紫色,下面紫红色,叶脉明显,下面脉上被绒毛;叶柄长,上被细柔毛。花序呈轮状总状花序,每轮着生花3~8朵;苞片披针形;花萼钟形,暗紫色,唇形,上唇三角形,下唇较上唇为长,2裂;花冠紫红色,唇形;雄蕊2,伸于冠外,花丝短,药隔长,呈丝状;雌蕊1。
4.6 生境分布
生于岩山阴湿处。
4.7 性味
苦辛,寒。
①《贵阳民间药草》:"苦辛,寒,无毒。"
②《贵州民间药物》:"微苦,平。"
4.8 功能主治
4.9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外用:捣敷或研末撒。
4.10 附方
③治鼻血:反背红、包谷须各三钱。煎水服。
④治血痢:反背红三钱,枣儿红三钱,红糖一两。加水两碗,煎汤一碗,饭前服用。
⑤治刀伤,止血:反背红叶捣烂,包敷患处。(①方以下出《贵阳民间药草》)
4.11 摘录
《*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