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全国中草药汇编》:珍珠莲
2.1 拼音名
Zhēn Zhū Lián
2.2 别名
2.3 来源
毛茛科唐松草属植物细丝唐松草Thalictrum trichopus Franch.,以根入药。秋季采集,除去茎叶,晒干。
2.4 性味
苦,寒。
2.5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利湿。用于小儿高热,肺炎,百日咳,膀胱炎,肠炎,痢疾。
2.6 用法用量
0.5~1钱。
2.7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3 《全国中草药汇编》:珍珠莲
3.1 拼音名
Zhēn Zhū Lián
3.2 别名
冰粉树
3.3 来源
桑科珍珠莲Ficus sarmentosa Buch.-Ham. ex J. E. Smith var. henryi(King)Corner.,以藤、根入药。
3.4 生境分布
华东、华南、西南。
3.5 功能主治
祛风除湿,消肿解毒,杀虫。主治风湿性关节炎,乳腺炎,疮疖,癣。
3.6 用法用量
藤或根1~2两,外用根和米汤磨汁外敷。
3.7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4 《中华本草》:珍珠莲
4.1 出处
出自《云南中草药》
4.2 拼音名
Zhēn Zhū Lián
4.3 来源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Ficus samentosa Buch.-Ham.exJ.E.Smith var.Henryi(King ex Oliv.)Corner[F.henryi King exOliv.」
4.4 原形态
常绿攀援状灌木。幼枝密被褐色柔毛,后变无毛。叶互生;叶柄长1-3.5cm;叶片近革质,卵形或椭圆状卵形,长6-12cm,宽2.5-3.6cm,先端渐尖或尾状急尖,基部卵圆形或楔形,全线或略带微波状,上面深绿色,有光泽,无毛,下面浅绿色,密被褐色柔毛;基生脉3出,侧脉6-8对,网脉在背面隆起成蜂窝状。隐头花序,花序托单生或成对着生于叶腋,卵圆形或近圆形,直径1.2-2cm,顶部中央有脐状突起,基部有苞片3枚,宽三角形;雄花、瘿花着生于同一花序托的内壁;雌花生于另一花序托内壁。瘦果小。花期4-5月,果期8-10月。
4.5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低山疏林或山麓、山谷及溪边树丛中。
4.6 性味
味微辛;性平
4.7 功能主治
祛风除湿;消肿止痛;解毒杀虫。主风湿关节痛;脱臼;乳痈;疮疖;癣症
4.8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0~60g。外用:适量,捣敷;或和米汤磨汁敷。
4.9 摘录
《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