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侧异腹胡蜂

有毒动物 生物学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1 拼音

yìn dù cè yì fù hú fēng

3 拉丁名

Parapolybia indica indica Saussure

4 中文目名

鞘翅目

5 中文科名

胡蜂科

6 中文属名

胡蜂属

7 采集描述

李铁生,中国经济昆虫志-膜翅目 胡蜂总科,科学出版社,1985,p56。

8 有毒/泌毒部位

尾针

9 毒素类型

血液

11 中毒途径

蛰刺

12 形态

印度侧异腹胡蜂触角窝之间棕色,略隆起。两复眼内缘黄色,额上半部暗棕色。前胸背板前缘隆起,两肩角明显,棕色。中胸背板深棕色,小盾片深棕色,后小盾片横带状,端部钝角突起,呈略浅的棕色。腹部第一节柄状,近端部处背板隆起,两侧棕色。体长16毫米,雄蜂体略小,体长14毫米。

13 鉴别特征

印度侧异腹胡蜂腹部第一节较长,其余各节形成长纺锤形的腹部。

14 地理分布

江苏、浙江、江西、四川、福建、广东、云南。

15 生态生物学资料

印度侧异腹胡蜂为社会性昆虫,有后蜂、雄蜂、职蜂之别。喜欢甜性物质,主要采食瓜果、花蜜和含糖的汁液,捕食鳞翅目、双翅目、直翅目、 膜翅目、蜻蜓目等昆虫。入冬季停止繁殖和采食活动,雌蜂在秋季交尾受精后便进入越冬期,一般在墙缝、树洞、灌木丛中、土壤内抱团越冬, 第二年春季再开始活动

16 数据来源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编辑:banlang 审核:sun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