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白杨叶

中医学 中药材 中药学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1 拼音

yín bái yáng yè

2 拼音名

Yín Bái Yánɡ Yè

3 来源

药材基源:为杨柳科植物银白杨的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pulus alba L.

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4 形态

乔木。高达25cm。树皮光滑;灰褐色或灰白色,老树基部黑色粗糙;树冠圆形。小枝圆筒形,光滑,赤褐色,萌枝被柔毛。芽卵形或卵圆形,无毛,微有粘质。中互生;叶柄侧扁,长2-6cm;叶三角状卵圆形或近圆形,长宽近等,长3-6cm,先端钝尖,急尖或短渐尖,基部圆形截形或浅心形,边缘有波状浅齿,萌枝叶大,三角状卵圆形,下面被柔毛,花序轴有疏毛或密毛;苞子片棕褐色,掌状条裂,边缘有长毛;雄花序长5-9cm,雄蕊5-12,花药紫红色;雌花序长4-7cm;子房圆锥形,柱头2深裂,带红色。果序长达12cm;蒴果卵状圆锥形,长约5mm,有短柄,2瓣裂。花期3-4月,果期4-5月。

5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喜生于湿润肥沃的沙质土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中南、西南及西藏等地。

6 性状

性状鉴别 叶片多皱缩、破碎,完整者展平后近圆形,掌状3-5浅裂,长4-10cm,宽3-8cm,先端渐尖,基部阔楔形或圆形,叶缘有小牙齿。上面灰绿色,下面可见白色绒毛;叶柄略侧扁,被白绒毛。质脆易碎。气微清香,味微苦。

性状鉴别 叶片横切面:上表皮细胞类长方形,外被角质层,下表皮有多数单细胞腺毛和气孔。栅栏组织细胞2列,海绵组织细胞长方形,主脉维管束外韧型,略近环状,中柱纤维断续环列,主脉上、下表皮内方有厚角组织薄壁细胞含有草酸簇晶和方晶。

7 化学成份

叶含O-β-D-吡喃葡萄糖基-9-β-D-呋喃核糖基二氢玉蜀黍嘌呤(O-β-D-glucopyranosyl-9-β-D-ribofuranosyl-dihydrozeatin),O-β-D吡喃葡萄糖玉蜀黍嘌呤(O-β-D-glucopy-ranosylzeatin),O-β-D-吡喃葡萄糖基二氢玉蜀黍嘌呤(0-β-D-glu-copyranosyldihydrozeatin),右旋一异落叶松脂醇一单-β-D-吡喃葡萄糖甙[isolariciresinol mono-β-D-glucopyranoside]。根含7-O-甲基香橙素(7-O-methylaromadendrin),还含多糖

8 性味

苦;性寒

10 功能主治

止咳平喘化痰清热。主咳嗽气喘

11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9g。外用:适量,煎水含漱。

12 摘录

《中华本草

编辑:banlang 审核:sun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