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儿丸

中医学 方剂学 方剂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1 拼音

yì ér wán

2 处方

神曲(炒黄)白芜荑(去扇,炒)各30克 宣连(去须)60克 陈皮 木香各15克

3 制法

上为细末,猪胆汁和药末成剂,再入胆内系定口,以浆水煮数沸,取汁和丸,绿豆大。

4 功能主治

热泪积,理气杀虫,治热滞虫积阻于肠胃,食不消化腹痛腹胀

5 用法用量

每服10~20丸,米饮下。腹胀木瓜汤下,不拘时。

6 摘录

《小儿卫生总微论》卷十三

7 幼幼新书》卷二十五引《吉氏家传》

7.1 方名

益儿丸

7.2 组成

人参白术茯苓柴胡甘草(炙)、陈皮鳖甲醋炙)、京三棱(煨)各等分

7.3 主治

一切疳瘦,夜多盗汗肌热

7.4 用法用量

每服1丸,食后米饮化下,日3次。

7.5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芡实大。

8 《卫生总微》卷十三

8.1 方名

益儿丸

8.2 组成

神曲(炒黄)1两,白芜荑(去扇,炒)1两,宣连(去须)2两,陈皮半两,木香半两(1方有没石子,芦荟各1两)。

8.3 主治

胃冷,气不和,食不消化疳气

8.4 用法用量

每服1-20丸,米饮送下;腹胀木瓜汤送下,不拘时候。

8.5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猪胆汁和药末成剂,再入胆内,系口定,以浆水煮数沸,取汁为丸,如绿豆大。

9 《鸡峰》卷二十三

9.1 方名

益儿丸

9.2 别名

调中丸

9.3 组成

人参半两,白术半两,茯苓半两,柴胡半两,当归半两,陈皮半两,白芍药半两,鳖甲1分,山棱1分,干姜1分。

9.4 功效

化癖,进食长肌。

9.5 主治

荣卫不和,肌体清瘦,或发寒热面色萎黄

9.6 用法用量

每服30-50丸,空心米饮送下。

9.7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米煮面糊为丸,如麻子大。

10 仙拈集》卷三

10.1 方名

益儿丸

10.2 组成

黑豆2合(炒),使君子(去壳)100粒,五谷虫1两,白面10两(炒黄),黄米3合(炒黄)。

10.3 功效

积聚补脾胃。

10.4 用法用量

每服1丸,早、午、晚各1次。

10.5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重2钱。

编辑:banlang 审核:sun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