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结扎法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1 拼音

xué wèi jié zhā fǎ

2 英文参考

acupoint ligation therapy

3 概述

穴位结扎,是指在选定的腧穴部位,将羊肠线穿入穴内作不同形式的结扎,借持续刺激作用以治疗疾病的方法。多用于治疗小儿麻痹症支气管哮喘、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等慢性病症。

4 器材

消毒用品,洞巾,注射器,手术尖刀,持针钳,血管钳,大号三角缝针剪刀,羊肠线,消毒纱布及敷料等。

5 部位选择

治疗脊髓灰质炎后遗症,多根据瘫痪肌肉部位来选穴,从上到下,以主带次,进行重点施治。在选取的穴位神经运动点及其两侧各1.5~3.5cm的皮肤上,先以龙胆紫作出标志。

6 操作方法

消毒麻醉:按手术常规,严格消毒无菌操作。局部用0.5%~1%盐酸普鲁卡因进行浸润麻醉

切口:在穴位标记旁切口处,用手术刀尖顺皮肤纹理现破皮肤全层,切口长约3~5mm。

穴位按摩:将血管钳从切口斜插到肌层,找到敏感点后适当作按摩拨动,使产生痠胀感觉刺激强弱以患者能耐受为度。

穿线:用持针钳夹住带羊肠线的大号缝皮三角针,由切口进入,经深部肌层至对侧出针处穿出皮肤然后回过来再由出针也刺入,经浅肌层或筋膜层,由原切口穿出。

结扎:结扎羊肠线,剪去线头,将线结埋入入切口深处,局部按摩消毒包扎。结扎的松紧可灵活掌握,病程短,体质壮实者可稍紧;病程长,体质虚弱者及肌腱移得处可稍松;肌腱穴位则只穿线而不结扎。

疗程:治疗小儿脊髓灰质炎后遗症,一般15~20天治疗1次,7次左右为一疗程。

7 注意事项

穴位结扎的注意事项及术后反应穴位埋线相似,还须注意

结扎穴位要抓重点,分次进行,一次结扎部位不宜太多。

结扎不能妨碍正常活动,结扎的松紧要适当,不可过深或过浅。

结扎后有少量出血,一般加压包扎即可,若出血多而不止,可能损伤血管,则要抽线后加压止血

结扎后,可有轻度疼痛,持续约3~5天。如持续性剧痛活动受牵制,可能系结扎过紧所致,应将结扎线剪断放松,可不必抽线。

编辑:banlang 审核:sun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