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三针

经外奇穴 经穴 针灸学 中医学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1 拼音

xī sān zhēn

2 英文参考

EX-LE4[中国针灸学词典]

Yánglíngquán GB34[中国针灸学词典]

3 概述

膝三针指治疗膝关疼痛、膝扭伤的三个常用穴位。即内、外膝眼阳陵泉[1]

4 内膝眼·膝三针

内膝眼经外奇穴名(EX-LE4)。与外膝眼相对,位于膝部,髌韧带内侧凹陷处的中央。主治膝痛、脚气、腿脚重痛等。一般向膝中方向斜刺0.5~1.0寸,或透刺外膝眼[2]

5 外膝眼·膝三针

外膝眼经外奇穴名。与内膝眼相对,合称膝眼外膝眼犊鼻穴同位[3]

6 阳陵泉·膝三针

阳陵泉经穴名(Yánglíngquán GB34)。出《黄帝内经灵枢·邪气脏腑病形》。属足少阳胆经合穴五行属土。阳:阴之对,外为阳;陵:丘陵;泉:水泉膝外侧腓骨小头隆起如陵,穴在其下陷中,犹如水泉,故名。位于小腿外侧,腓骨头前下方凹陷中。屈膝取穴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腓骨长肌→趾长伸肌。有疏肝利胆舒筋活络作用。主治胆、肝、下肢等疾患。如胸胁支满胁肋疼痛呕吐胆汁寒热往来头痛腰痛半身不遂、膝股疼痛、下肢麻木、脚胫酸痛筋挛、筋软、筋痛虚劳失精小便不禁遗尿颜面浮肿小儿惊风等。现代又多用以治疗肝炎、胆囊炎胆道蛔虫症高血压肋间神经痛、舞蹈病、坐骨神经痛肩关节周围炎、下肢疼痛膝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炎等。一般直刺1.0~1.5寸;可灸。实验研究发现:①针刺此穴能增加胆囊的运动和排空能力起针后10分钟更为显著,泻法明显。②针刺此穴可使胆总管规律性收缩,蠕动增加,缓解奥狄氏括约肌痉挛,胆汁流出量有明显增加。[4]

阳陵泉[4]

7 参考资料

  1. ^ [1]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751.
  2. ^ [2]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20.
  3. ^ [3]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204.
  4. ^ [4]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289.
编辑:fengchuile 审核:sun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