芎黄散

中医学 方剂学 方剂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1 拼音

xiōng huáng sǎn

2 卫济宝书》卷下:芎黄散

2.1 处方

川芎 大黄 黄芩 何首乌各15克 当归 黄连白芷各10克

2.2 制法

上为细末,捣烂。

2.3 功能主治

化毒排脓,生肌止疼。治疽疮。

2.4 用法用量

猪蹄汤煎药数沸,去滓,过滤,洗患处。

2.5 摘录

卫济宝书》卷下

3 普济方》卷七十七引《卫生家宝

3.1 组成

白牵牛(炒)、大黄(煨)、川芎等分

3.2 主治

血灌瞳仁及睛疼。

3.3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临卧用沙糖水调下。暗疼,温酒调下。

3.4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

4 《霉疮证治》卷下

4.1 组成

大黄3两,芎1两,荞麦粉5钱。

4.2 主治

结毒头痛;又治便毒

4.3 用法用量

温酒或白汤调服

4.4 制备方法

上为末。

4.5 附注

清心散、清身散。

5 《袖珍》卷四引汤氏方

5.1 别名

芎散

5.2 组成

大芎半两,干地黄半两,山薯蓣2钱半,当归2钱半,芍药2钱半,甘草(炙)2钱半。

5.3 主治

肾气不足,髓脉不充,7-8月齿仍不出,或难出而无力。

5.4 用法用量

热汤调服,并掺齿脚。

5.5 制备方法

上为末。

5.6 附注

芎散(《袖珍小儿》卷七)。

6 《圣惠》卷九十二

6.1 组成

芎半两,川大黄3分(锉,微炒),郁李仁3分(汤浸,去皮,微炒)。

6.2 主治

小儿大便不通,腹胁妨闷;脏腑有热,小便涩,兼大便不通

6.3 用法用量

每服1钱,以温水半盏调下,以利为度。

6.4 制备方法

上为细散。

7 《得效》卷十二

7.1 组成

川芎1两,干地黄1两,当归1两,山药1两,白芍药1两,沉香半两,粉草3钱。

7.2 主治

小儿齿不生

7.3 用法用量

每服半钱,温盐汤调下,用少许揩齿脚亦佳。

7.4 制备方法

上为末。

编辑:banlang 审核:sun

古籍中的芎黄散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