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姜片虫病

中医内科学 中医学 寄生虫病 中医诊断学 寄生虫 中医儿科学 中医病名 蠕虫病 疾病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1 拼音

xiǎo ér jiāng piàn chóng bìng

2 英文参考

infantile fasciolopsiasis[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infantile fasciolopsiasis[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

3 概述

中医药学名词》(2004):小儿姜片虫病(infantile fasciolopsiasis[1])是指发生于小儿的姜片虫病[1]

中医药学名词》(2010):小儿姜片虫病(infantile fasciolopsiasis[2])是指小儿感染姜片虫引起的寄生虫病[2]

我国地方病的一种,因其虫形似姜片,故名[3]。虫色赤如生肉,故又叫赤虫[3]。在东南沿海各省和华中某些地区都有流行,长江以北很少[3]

4 姜片虫病症状

本病可引起腹痛腹泻浮肿贫血症状,甚至引起小儿生长发育,但预后一般良好,姜片虫驱除以后,患者迅速恢复[3]。若反复感染又不治疗,可导致重度营养不良,有造成全身衰竭的危险[3]

5 姜片虫病病因病机

病因食生菱角荸荠等吞入姜片虫的囊蚴所引起[3]

成虫寄生肠道上部,上犯胃气,下扰肠道,导致胃失和降,脾失健运等症[3]

6 姜片虫病的治疗

治疗用槟榔煎水,早上空服,不须另服泻药,连用2~3天[3]。病情严重,气血亏虚者,则宜补脾胃,先服参苓白术散;待全身症状改善后,再予驱虫[3]

7 参考资料

  1. ^ [1]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2. ^ [2]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3. ^ [3]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315.
编辑:fengchuile 审核:sun

治疗小儿姜片虫病的穴位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小儿姜片虫病相关药物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