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热祛湿 中医学 消肿解毒 中药学
tǔ xiàn cài
土苋菜为中药名,出自《福建民间草药》。为《南宁市药物志》记载的刺苋菜之别名[1]。
篱苋菜、野苋菜、猪母刺、土苋菜[2]
苋科植物刺苋Amaranthus spinosus L.的根或全草。分布我国华东、华南、西南及陕西、河南等地[2]。
甘、微寒[2]。
清热利湿,凉血止血,解毒消痈[2]。
1.治痢疾,肠炎,咽喉肿痛,白带,胆结石,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便血,瘰疬,甲状腺肿。煎服:9~15g,鲜品30~60g[2]。
2.治痈疽疔毒,捣烂外敷;蛇咬伤,煎服并捣敷伤口;痔疮肿痛,皮肤湿疹,煎水洗;牙龈糜烂出血,烧灰研末搽敷;臁疮,与桐油同捣烂,敷贴患处[2]。
本品含芸香苷、β-谷甾醇、豆甾醇、菠菜甾醇、胆甾醇、正廿三烷至正卅三烷等。根还含三个皂苷。叶含微量氢氰酸[2]。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