腧穴定位法 腧穴学 针灸学 中医学
tǐ biǎo jiě pōu biāo zhì dìng wèi fǎ
method of anatomical landmark[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是指依据解剖学体表标志审定腧穴定位的方法[1]。1991年元月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规定,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是指以体表解剖学的各种体表标志为依据来确定经穴位置的方法[2]。
体表解剖标志,可分为固定标志和活动标志两种[2]。
固定标志,指各部有骨节和肌肉所形成的突起或凹陷,五官轮廓,发际,指(趾)甲,乳头,腋窝等[2]。例如腓骨头前下方定阳陵泉;三角肌尖端部定臂臑;眉头定攒竹;两乳头之间定膻中等[2]。
活动标志,指各部的关节、肌肉、肌腱、皮肤随活动而出现的空隙、凹陷、皱纹、尖端等[2]。例如听宫在耳屏与下颌关节之间,微张口呈凹陷处;曲池在屈肘时,肘横纹外侧端凹陷处[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