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注解
太阳疽为病名[1]。出《疡医准绳》卷三。即勇疽[1]。《刘涓子鬼遗方》卷一:“勇疽发起股太阴若伏兔,二十五日不泻死……。”又《证治准绳·疡医》卷三:“或问两太阳生疽如何?曰此名勇疽。亦名脑发疽、太阳疽。属足阳明胃经。状如伏鼠,寒热并作,面目浮肿。宜活命饮加升麻、桔梗、乌金散。十日刺得黄白脓者生,清稀黑血者及溃烂透脑者死。”
3 参考资料
-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46.
太阳疽为病名[1]。出《疡医准绳》卷三。即勇疽[1]。《刘涓子鬼遗方》卷一:“勇疽发起股太阴若伏兔,二十五日不泻死……。”又《证治准绳·疡医》卷三:“或问两太阳生疽如何?曰此名勇疽。亦名脑发疽、太阳疽。属足阳明胃经。状如伏鼠,寒热并作,面目浮肿。宜活命饮加升麻、桔梗、乌金散。十日刺得黄白脓者生,清稀黑血者及溃烂透脑者死。”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