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注解
输尿管阴道瘘修补术(repair of ureterovaginal fistula)
3 病因
输尿管阴道瘘多发生在妇科手术后,如全子宫切除可宫颈癌根治术。术后1~2天即出现者,多为手术直接误伤输尿管下段,术中未及时发现和处理;术后8~14天出现者,则多因手术过多游离输尿管下段,损伤其血供或术后严重盆腔感染,引起输尿管下段坏死所致。
9 手术步骤
输尿管阴道瘘的修补,须采用输尿管膀胱植入术。其方法有膀胱粘膜下隧道法和膀胱瓣法等。
9.1 膀胱粘膜下隧道法
1.显露输尿管 开腹后,于患侧打开输尿管表面盆腹膜,在输尿管病变上方切断之,结扎远端,近端插入8号导尿管至肾盂作支架用(图1),并将有迂曲的输尿管充分游离,使长度足以吻合。
![]() | ![]() |
图1 输尿管近端插入导管 | 图2 粘膜下隧道 |
2.粘膜下隧道 游离膀胱底后部,靠近病变输尿管侧切开膀胱,将切口延长至输尿管口后上方2~3cm处。于膀胱切口缘向膀胱颈方向作一粘膜下潜行分离,使之成隧道,长2~3cm,宽约1cm(以能通过输尿管及支架为度)。在接近原输尿管口内侧,切开膀胱粘膜(图2)。
![]() | ![]() |
图3 导尿管拉出隧道外 | 图4 导尿管与输尿管支架连接 |
3.输尿管植入 在退出分离粘膜钳的同时,带出一条8号导尿管,拉出人工隧道外(图3)。用丝线将此导尿管与输尿管的支架连接,并将其拉入膀胱内(图4)。将输尿管末端剪开两瓣,与膀胱粘膜用可吸收线间断缝合(图5),除去导尿管,保留支架。
4.缝合膀胱切口 于输尿管支架游离端缝以长约10cm丝线,置于膀胱内,以便将来拔除输尿管支架用。分层缝合膀胱壁切口(图6)。输尿管入口处的外膜与膀胱壁外层间断缝合3~4针(图7),输尿管吻合处旁置胶管引流,缝合腹壁切口。
![]() |
图7 加固输尿管入口处 |
9.2 输尿管膀胱瓣吻合术
1.处理输尿管 于输尿管病变上方切断,结扎远端,近端插入输尿管导管至肾盂。
2.膀胱瓣形成 分离膀胱前壁及底部。按输尿管缺损的长度,于膀胱前壁作一梯形瓣,其基底位于底部,瓣长约5~6cm、底宽4~5cm、顶宽3~4cm(图8)。
3.膀胱瓣粘膜下隧道形成 于膀胱瓣末端中央作一粘膜下隧道,约长2~3cm、宽约1cm。将输尿管及其导管经此隧道拉入膀胱瓣内,输尿管断端与膀胱粘膜创缘行间断缝合(图9),并用此线固定输尿管导管。吻合后输尿管应无张力。
![]() |
图10 缝合膀胱瓣创缘 |
4.缝合膀胱瓣 用可吸收缝线连续全层缝合膀胱瓣创缘,使之呈管形。再间断缝合加固肌层。输尿管入膀胱处的外膜与膀胱瓣末端作间断加固缝合(图10)。术野置胶管引流,缝合腹壁切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