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热解毒 消疳 中医学 中药学
shuǐ xiān zǐ
水仙子为中药名,出自《药材资料汇编》,为《滇南本草》记载的五谷虫之别名[1]。
蛆、水仙子、罗仙子[2]。
丽蝇科昆虫大头金蝇Chry-somyia megacephala (Fab.)及其近缘昆虫的干燥幼虫[2]。
咸,寒[2]。入脾、胃经[2]。
消疳,清热,解毒[2]。
1.治小儿疳积腹胀,热病神昏,热痢吐食[2]。内服:炙黄研末,1.5~3g,入丸剂用[2]。
2.治牙疳、口疮、疔疮,研末,香油调敷[2]。
幼虫主含蛋白质、脂肪及甲壳质等,另外含胰蛋白酶(Trypsin)、肠肽酶(Erepsin)、脂肪酶、淀粉酶等[2]。
五谷虫所含总氨基酸有平喘作用[2]。五谷虫对肠平滑肌有解痉作用[2]。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