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冬瓜

中药材 利水消肿 祛风利湿 清热解毒 中医学 活血化瘀 中药学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1 拼音

shuǐ dōng guā

2 柳叶菜科植物丁香蓼全草·《中医大辞典》·水冬瓜

水冬瓜中药名,出自《福建民间草药》,为《中国药用植物志》记载的丁香蓼之别名[1]

2.1 别名 

水丁香水冬瓜丁子蓼田蓼草[2]

2.2 来源及产地

柳叶菜科植物丁香蓼Ludwigia prostrata Roxb.的全草[2]分布长江以南各地[2]

2.3 性味

苦、辛,凉[2]

2.4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利尿消肿[2]

1.治石淋白带传染性肝炎,肠炎痢疾肾炎水肿膀胱炎[2]。煎服:15~30g[2]

2.治目翳,煎水洗;痈疽,疔疮,蛇、虫咬伤,鲜品捣烂敷[2]

2.5 化学成分

全草没食子酸、诃子次酸三乙酯(Triethyl chebulate)[2]

2.6 药理作用

丁香蓼抑制痢疾杆菌细菌[2]

3 山茱萸科植物角叶鞘柄木或齿叶鞘柄木的根、叶、花·《中医大辞典》·水冬瓜

水冬瓜中药名,出自《云南中草药》,为《云南中草药》记载的大接骨丹之别名[2]

3.1 别名

水冬瓜[3]

3.2 来源及产地

山茱萸科植物角叶鞘柄木Torricellia angulataOliv.或齿叶鞘柄木Torricellia angulata Oliv.var.intermedia(Harms)Hu的根、叶、花[3]分布四川、贵州、云南等地[3]

3.3 性味

苦、辛,平[3]

3.4 功能主治

祛风利湿,活血行瘀[3]。治风湿关节痛,血瘀经闭产后腰痛,慢性肠炎腹泻[3]。煎服:9~15g[3]。捣敷治骨折跌打损伤[3]

4 茜草科植物鸡仔木的全株·《中华本草》·水冬瓜

4.1 拼音名

Shuǐ Dōnɡ Guā

4.2 别名

蟆木、梨仔

4.3 来源

药材基源:为茜草科植物鸡仔木的全株。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dina racemosa(Sieb. Et Zucc.) Miq.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切段鲜用。

4.4 形态

鸡仔木,半常绿或落叶乔木,高6-14m。树皮厚,灰黑色,粗糙,具纵横短裂纹;小枝无毛。叶对生;叶柄长2-3cm;托叶2裂,裂片圆形,早落;叶片纸质,卵形或宽卵形,长9-15cm,宽4.5-9cm,先端短渐尖,基部圆形到浅心形,上面无毛而有光泽,下面有白色短柔毛。头状花序球形,总状花序式顶生,盛开时直径2-2.3cm;总花梗长2.5-3cm,光滑;花5数,被毛,长8-9mm,直径约2mm,淡黄色。蒴果楔形,长4-5mm,直径1.5mm,花期6-7月,果熟期9-10月。

4.5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50-600m的山坡疏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台湾、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4.6 化学成份

树皮及木质部含β-谷甾醇(β-sitooierol),去甲丁香色原酮(noreugenin),东茛菪素(scopoletin)及东茛菪甙(scopolin);树皮还含苯甲酸(benzoic acid)。

4.7 性味

苦;凉

4.8 功能主治

功在清热解毒活血散瘀。主治感冒发热肺热咳嗽;胃肠炎痢疾;风火牙痛;痈疽肿毒;湿疹跌打损伤外伤出血

4.9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30g。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洗。

4.10 摘录

《中华本草

5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05.
  2. ^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3.
  3. ^ [3]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02.
编辑:fengchuile、banlang 审核:sun

用到中药水冬瓜的方剂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用到中药水冬瓜的中成药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