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百一》卷十五
2.1 组成
吴茱萸1两,茴香1两,台椒(3味同炒焦黄色)1两,破故纸(炒)1两,川楝子(去核,炒)1两,陈皮1两,青皮1两,苍术1两,大川乌(用青盐炒赤色,去皮尖)1两,良姜(炒)1两。
2.2 主治
下部久冷。
2.3 用法用量
2.4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酒糊为丸。
3 《元和纪用经》
3.1 别名
3.2 组成
菟丝子(人精。酒浸1宿,湿捣)、甘菊花(目精。2味春加一倍)、五加皮(草精。去皮用)、柏子仁(本精。2味夏加)、白术(日精)、人参(药精。2味秋加)、石斛(山精。如金钗者,酥炙)、鹿茸(血精。酥炙)、巴戟(天精。紫色者,去心,酒浸1宿)、肉苁蓉(地精。酒浸1宿,酒蒸用亦得。4味冬加)各等分。
3.3 功效
3.4 用法用量
空心温酒或盐汤下25丸至30丸。
3.5 制备方法
上药随四季各加分两,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4 《医方类聚》卷一五三引《烟霞圣效方》
4.1 组成
熟地黄、枸杞子、菟丝子、苁蓉(以上2味酒浸1宿,焙干)、桂心、甘菊花、川椒、干山药、白茯苓、柏子仁各等分。
4.2 主治
男子妇人久冷。
4.3 用法用量
每服10丸,温酒送下,1日2次。
4.4 制备方法
5 《百一》卷四
5.1 组成
破故纸(炒)1两,远志(去心)1两,白茯苓1两,益智仁(炒)1两,青盐(炒,别研)1两,菟丝子(酒浸)2两,牛膝2两,川当归(酒浸1宿)2两,石菖蒲(9节者)2两,山茱萸(1方去菖蒲,加熟干地黄)2两。
5.2 功效
5.3 主治
下虚上盛。
5.4 用法用量
每服40-50丸,食前盐汤或温酒送下;如小便赤而少,车前子汤送下;如心虚精神不定,用茯神汤送下;如夜间烦躁不得睡,用酸枣仁末调汤送下;如心气盛塞,煎麦门冬汤送下,每日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