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囝

针灸学 经穴 中医学

目录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1 拼音

shǎo jiǎn

2 英文参考

Yīnjiāo CV7[中国针灸学词典]

3 注解

少囝(Yīn因)为经穴别名。见《医心方》,即阴交[1]

参见阴交

阴交经穴名(Yīnjiāo CV7)。出《针灸甲乙经》。属任脉。为任脉冲脉足少阴会穴。阴:阳之对;交:交会。穴在脐下1寸,为任脉冲脉足少阴脉交会处,故名。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1寸处。仰卧取穴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腹白线→腹横筋膜腹膜脂肪→壁腹膜。有调经血、温下作用。主治腹部、肝肾等疾患。如腹满水肿、绕脐冷痛疝气、肠麻痹泄泻阴痒、妇人血崩月事不绝、带下、产后恶露不止不孕及小儿囟陷、腰膝拘挛等。现代又多用以治疗菌痢、功能性子宫出血疝气子宫内膜炎、子宫脱垂精神病等。本穴配曲泉照海疝气小腹痛;配肾俞三阴交三焦俞治泌尿生殖系统疾患;配蠡沟阴痒。一般直刺0.5~1.0寸;可灸。孕妇慎用。[2]

4 参考资料

  1. ^ [1]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01.
  2. ^ [2]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295.
编辑:fengchuile 审核:sun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