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 固涩剂 中药学
shān jī tóu zǐ
山鸡头子为中药名,出自《本草纲目》。为《雷公炮炙论》记载的金樱子之别名[1]。
刺榆子、山石榴、野石榴、山鸡头子、糖刺果、刺头[2]
蔷薇科植物金樱子Rosa laevigata Michx.的果实。主产广东、湖南、浙江、江西等地[2]。
酸、涩,平。入脾肾、膀胱经[2]。
益肾,固涩。治滑精,遗精,遗尿,尿频,咳喘,自汗,盗汗,慢性腹泻,崩漏,带下,慢性肾炎,高血压病,子宫脱垂,脱肛[2]。
煎服:9~15g[2]。
本品含金樱子鞣质A~G、地黄素、齐墩果酸、常春藤皂苷元、11-羟基委陵菜酸及其甲酯等。本品又含柠檬酸、苹果酸、树脂、维生素C、糖类等。[2]
煎剂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绿脓及痢疾杆菌等以及流感病毒均有抑制作用。果实口服有促进胃液分泌帮助消化和收敛止泻作用。本品还可降血脂。复方制剂可抗衰老等[2]。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