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圣济总录》卷七十二
2.1 组成
乌头1两(去皮脐),干漆1两,干姜1两,桂(去粗皮)1两,(同为末)硇砂(别研)半两,巴豆半两(去皮心膜,研为霜)。
2.2 主治
2.3 用法用量
每服3-5丸,木瓜汤送下,不拘时候。
2.4 制备方法
上为末,取炊枣肉和成块,用湿纸厚裹,盐泥固济,厚一指许,阴三日,晒干,于地坑子内,以炭3斤簇烧,候火销半取出,看硬软为丸,如小豆大。
4 《圣济总录》卷一二三
4.1 组成
蜗牛2-7枚,白矾1分(末),马勃1分(末),陈白梅肉1分,大黄(末)1分。
4.2 主治
喉中忽然结塞不通。
4.3 用法用量
每遇患开口不得者,取1丸,以水磨,用竹管子吹下,入喉中即愈;轻可只以绵裹含化1丸。
4.4 制备方法
上于端午日午时同研为丸,如苦楝子大。
5 《局方》卷三(吴直阁增诸家名方)
5.1 组成
天南星(炮)、羌活、白芷、甘草(炙)、京三棱(醋浸,炮,捶)、干姜(炮)、附子(炮,去皮脐)、半夏(汤洗2-7遍,姜汁炒令干)各等分。
5.2 功效
5.3 主治
一切冷热气。
5.4 用法用量
每服20-30丸,空心生姜盐汤送下。患泻,二宜汤送下30丸;小儿赤痢,甘草、橘皮汤送下3-5丸;白痢,干姜汤送下。
5.5 制备方法
8 《圣济总录》卷一四三
8.1 组成
樗根皮。
8.2 主治
8.3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先以水湿药丸令润,后于碟子内用白面滚过,水煮5-7沸倾出,用煮药水放温送下,不拘时候。如急要使,不待腊月,随时依法采合亦得。
8.4 制备方法
上于腊月内日未出时,取背阴地北引者,不以多少,用东流水净洗锉碎,于透风处挂令干,杵研为细末,每称2两入寒食面1两,搅拌令匀,再罗过,新汲水为丸,如梧桐子大,阴干。
8.5 用药禁忌
服时忌见日色,见即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