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病证名 中医症状名 中医鼻科 中医耳鼻喉科学 针灸学 中医学 人体部位名
qiú
rhinorrhea with clear discharge[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3)]
鼽:1.人体解剖部位名称;2.鼻流清涕的证候;3.鼻塞不通的证候
鼽为人体解剖部位名称。系指面颊、颧骨处。《黄帝内经素问·气府论》:“面鼽骨空各一。”
鼽(rhinorrhea with clear discharge)为症状名,是指鼻流清涕、鼻塞不通的表现[1]。
鼽系指鼻流清涕的证候。又有鼻鼽、鼽鼻、鼽水之称[2]。
《黄帝内经素问·金匮真言》:“故春差病鼽衄。”
《素问玄机原病式》卷一:“鼽者,鼻出清涕也。”
鼽多因卫气不固,风寒外袭所引起[2]。
鼻黏膜肿胀,分泌物增多[2]。
治宜疏风宣肺[2]。
可取风池、合谷、列缺、迎香等穴[2]。
鼽系指鼻塞不通的证候。《释名·释疾病》解释为:鼽从久,涕久不通,遂至窒塞。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