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陰除溼湯

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zī yīn chú shī tāng

3 功能主治

鸛口疽初起,朝寒暮熱,日輕夜重,狀如瘧疾。

4 用法用量

上藥用水400毫升,加生薑3片,煎至320毫升,空腹時服。

5 摘錄

外科正宗》卷四

6 《朱仁康臨牀經驗集》

6.1 方名

滋陰除溼湯

6.2 組成

生地30g,元參12g,當歸12g,丹蔘15g,茯苓9g,澤瀉9g,白鮮皮9g,蛇牀子9g。

6.3 功效

滋陰養血,除溼止癢。

6.4 主治

亞急性溼疹,慢性陰囊溼疹天皰瘡等反覆不愈,日久傷陰耗血,舌淡苔淨或光者。

6.5 各家論述

方中生地、元參滋陰清熱當歸丹蔘養血和營,茯苓澤瀉除溼而不傷陰白鮮皮蛇牀子除溼止癢。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