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zhōng rǔ jiàn pí yuán
肉桂(去粗皮)、人蔘、黃連(去須)、乾薑(炮)、龍骨、當歸(去蘆)、石斛(去根)、大麥櫱(炒)、茯苓(去皮)、細辛(去苗土)、神僸(碎炒)、赤石脂(煅),各二兩;蜀椒(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出汗)六兩,附子(炮.去皮.臍)一兩,鍾乳粉三兩。
上爲細末,入鍾乳粉勻,煉蜜和圓,如梧桐子大。
治男子、婦人虛損羸瘦,身體沉重,脾胃泠弱,飲食不消,腹脹雷鳴,泄瀉不止。
又治腸虛積冷,下利清谷,或下純白,及久痢赤白,腸滑不禁,少氣羸困,不思飲食,並宜服。
每服三十圓,溫米飲下,食前,日三服。
《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