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名實圖考

清代 中醫學 書籍 中藥學著作 古籍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zhí wù míng shí tú kǎo

2 英文參考

Zhiwu Mingshi Tukao[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Textual Research on Reality and Titles of Plants[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3 註解

植物名實圖考》爲中藥著作[1] 。三十八卷。清·吳其濬撰[1] 。刊於1848年。系作者通過廣泛訪詢、採集,並參考大量文獻資料,相互印證補充而編成的一部植物學圖譜。書中共收植物1714種,分爲谷蔬、山草、𫠃(阝顯)草、石草、水草、蔓草、芳草、毒草、羣芳、果、木等12類,對每種植物的形色、性味、用途、產地等敘述較詳,繪圖較逼真。但也雜有某些唯心觀點的解釋。本書於1956年由商務印書館出版排印本,重加點校,書末附索引四種。吳氏另編《植物名實圖考長編》共二十二卷,收編植物838種,系輯錄前代文獻的一部資料性著作。現存清刻本、近代鉛印本、1949年後排印本。

4 參考資料

  1. ^ [1]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基本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