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zhǐ dài tāng
黃柏10克,蒼朮10克,樗根皮10克,茯苓15克,山藥12克,澤瀉12克,使君子12克,烏梅6克,胡黃連6克,棗蝟皮6克,川椒5克。
清熱、利溼、殺蟲。主溼蘊化熱,阻滯氣機,溼熱下注。
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董建華方
桑螵蛸9g,海螵蛸9g,生龍骨9g,生牡蠣24g,蓮鬚6g,白果10g,菟絲子12g,沙苑子9g,桑寄生30g,薏苡仁18g,茯苓12g,川續斷12g。
固腎,利溼,收澀。
虛寒帶下,白帶清稀量多、久不止,腰痠腿軟,舌苔白膩,脈濡。
方中菟絲子、沙苑子、桑寄生、川續斷固腎;桑螵蛸、海螵蛸、生龍骨、生牡蠣、蓮鬚、白果收澀止帶;茯苓、薏苡仁利溼。
龍膽草、黃柏、生地、當歸、赤芍、椒目、甘草。
清熱除溼。
溼熱白帶。帶下色乳白,呈凝乳塊狀(或豆腐渣狀),氣味腥穢,外陰異常搔癢,或兼陰道刺痛,苔薄白或黃膩,脈象濡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