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中藥部頒標準
2.1 拼音名
Zhenzhu Niuhuang San
2.2 標準編號
WS3-B-1772-94
2.3 處方
珍珠 10g 牛黃 10g 硼砂 (煅) 100g 兒茶 100g 薄荷 150g 黃柏 100g 青黛 200g 川貝母 100g 硃砂 200g 燈心草 (炭) 20g 冰片 20g
2.4 製法
以上十一味,除牛黃、冰片外,硃砂、珍珠分別水飛或粉碎成極細粉, 其餘硼砂等七味,粉碎成細粉;將牛黃,冰片研細,與上述粉末配研,過篩,混勻,即 得
2.5 性狀
本品爲褐黃色的粉末;氣香,味苦、微辛涼。
2.6 鑑別
(1) 取本品,置顯微鏡下觀察:澱粉粒單粒,大多圓三角形、三角狀卵 形、類貝殼形、類圓形,少數橢圓形,臍點大多不明顯,層紋清晰,較粗,以近臍點爲 明顯。纖維束鮮黃色,周圍細胞含草酸鈣方晶,形成晶纖維,含晶細胞壁木化增厚。腺 鱗頭部8 細胞,扁球形,約至90μm,柄單細胞。不規則碎塊無色,半透明,有光澤,有 時可見細密波狀紋理。
(2) 取本品 1g,加氯仿10ml,振搖,濾過,濾液蒸乾,殘渣加60%醋酸溶液1ml 使 溶解,加新制的1% 糖醛溶液,再加硫酸溶液(1→2)5ml,置70℃水浴中加熱10分鐘,溶 液漸顯藍紫色。
(3) 取本品 1g,置試管中,加水10ml,用力振搖,在試管底部很快出現硃紅色沉澱 ,分取沉澱,用鹽酸溼潤,在光潔的銅片上摩擦,銅片表面即顯銀白色光澤,加熱烘烤 後,銀白色即消失。
2.7 檢查
2.8 功能與主治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用於熱毒壅盛引起的白喉,咽喉腫痛,喉 痹口疳。
2.9 用法與用量
吹敷患處,一日數次。
2.10 注意
2.11 規格
每瓶裝0. 6g
2.12 貯藏
密閉,防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