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zhèng qì tiān xiāng sǎn
紺珠正氣天香湯(《玉機微義》卷四十九)。
烏藥60克 香附末240克 陳皮 蘇葉 乾薑各30克
上爲細末。
行氣止痛。治婦人諸氣作痛,或上衝心胸,或攻築脅肋,腹中結塊,發渴刺痛,月水不調,或眩暈嘔吐,往來寒熱。
每次9克,水調服。
《醫學綱目》卷四引劉河間方
烏藥2兩,香附末8兩,陳皮1兩,蘇葉1兩,乾薑1兩。
九氣;婦人一切氣,氣上湊心,心胸攻築,脅肋刺痛,月水不調。
調服。
《醫林纂要》:香附理肝臟之鬱,行血中之氣;烏藥苦澀,能堅腎水、補命火,溫下焦,而去衝任之沉寒痼冷,破土鬱,行肝氣;陳皮佐烏藥以理氣;蘇葉辛溫表散外淫之風寒燥溼,舒散肝鬱,而色紫兼入血分,大能調理經血,但其性過於疏散,此用以佐香附;姜性行,而乾薑能守,守者爲行之本,此專以補肝理衝任。此調經而專入氣分之藥,以肝氣不鬱,則經血自調也。
本方改爲湯劑,名“紺珠正氣天香湯”(《玉機微義》)、“正氣天香湯”(見《醫學正傳》)。
乾薑、沉香、蘇葉、烏藥。
婦人性執,氣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