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问诊
若非确有部分胆液是随少阳三焦水津运行,何来黄汗?肝藏血、司疏泄。下血量少,淋漓不止,兼见心悸气短,少气懒言,小腹空坠,面色无华,舌淡脉弱,此为中气虚陷,血失气摄,下注前阴,兼见血色黑多红少,或先红后谈,脐下冷痛,四肢无力,气短神疲,面色苍白,看淡苔薄,脉迟无力,或脉大而虚,此为下元亏损、冲任不固;
-
滑胎
本病辩证仍以辨脏腑、气血虚实为主。辨证分型:滑胎·脾肾气虚证:滑胎·脾肾气虚证(habitualabortionwithsyndromeofqideficiencyofspleenandkidney)是指脾肾两虚,冲任不固,胎元失于摄养,以屡孕屡堕,头晕耳鸣,腰酸膝软,神疲气短,纳少便溏,夜尿频多,眼眶暗黑或面有暗斑,舌淡苔薄,脉沉弱等为常见症的滑胎证候。
-
肾主生殖研究
改用滋补肾阴法后,43%患者排卵,增加鹿角胶、巴戟天等助阳药后,排卵率平均提高到72.8%。从临床效果看,滋养肝肾能起到补益冲任,调整内分泌而达到调经、孕育、安胎等作用。补肾中药(附子加熟地)能使上述动物卵巢增重,HCG/LH受体功能提高,补脾中药(四君子汤)或者单用附子或熟地则无此作用。
-
经行浮肿
是指以经期、行经前后出现头面四肢浮肿为主要表现的月经病。病因病机:多由脾虚、肾虚、或气滞血瘀所致。若素体肾虚或房室不节,肾气内伤,经行时,经血下注,阴盛于下,有碍肾阳敷布,不能化气行水,致水道不利、症见浮肿以下肢为重,伴有腰骶冷痛,经行后期,量少色淡,大便溏薄,治宜温肾利水,方用真武汤加巴戟天。
-
闭经
表现为原发闭经。闭经·痰湿阻滞证:闭经·痰湿阻滞证(amenorrheawithsyndromeofstagnationandblockadeofphlegm-damp)是指痰湿下注,壅滞冲任,有碍血海满盈,以月经延后,经量少,色淡质黏,渐至月经停闭,伴形体肥胖,胸闷泛恶,神疲肢倦,纳少痰多或带下量多,色白,苔腻,脉滑为常见症的闭经证候。
-
红脉不通
概述:红脉不通为病名。闭经亦名经闭、不月、月闭、不月水、月水不来、月经不通、血闭、月事不来、月事不通、月不通、月使不来、月水不通、月经不行、经水不行、经水不通、经闭不利、经脉不行、经脉不通、经候不行、歇、歇经等。病因病机:本病多由血虚、肾虚、气滞、血滞、寒湿凝滞、痰湿阻滞等原因所导致。
-
子宫颈癌
(二)碘试验:正常宫颈或阴道鳞状上皮含有丰富的糖原,可被碘液染为棕色,而宫颈管柱状上皮,宫颈糜烂及异常鳞状上皮区(包括鳞状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原位癌及浸润癌区)均无糖原存在,故不着色。外放射源采用60钻(60Co),主要针对原发病灶以外的转移灶,包括盆腔淋巴结引流区。内生型癌出血较晚。
-
经前乳房胀痛
疾病科属:妇科疾病概述:每于行经前后或正值行经期间,出现乳房胀满疼痛,或乳头痒痛,甚则痛不可触衣者,称为经行乳房胀痛。诊断要点:1、乳房胀痛伴随月经周期而发,为本病诊断依据。胀痛多在经前2~如兼见乳房有块,或乳腺增生者,主方可加软坚散结之品,如天冬、猫爪草、王不留行、穿山甲、两头尖、浙贝母。
-
月经后期
即经行后期。亦名月经落后、经水后期、经迟、过期经行等。月经后期·血虚证:月经后期·血虚证(delayedmenstruationwithblooddeficiencysyndrome)是指营血亏虚,冲任不充,血海不能如期满溢,以月经周期延后,量少色淡质稀,小腹隐痛,头晕眼花,心悸少寐,面色苍白或萎黄,舌淡红,脉细弱为常见症的月经后期证候。
-
月经过少
亦名月经涩少、月经滞涩、经水否涩、经水涩少、经乍来乍少等。月经过少·血瘀证:月经过少·血瘀证(hypomenorrheawithbloodstasissyndrome)是指瘀血内停,冲任阻滞,血行不畅,以月经量少,色紫黑,有血块,小腹胀痛,拒按,血块排出后胀痛减轻,舌正常或紫暗,或有瘀点,脉细弦涩为常见症的月经过少证候。
-
崩中
病因病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八:“崩中者,腑脏伤损,冲脉任脉血气俱虚故也。血崩亦名崩、崩中、血山崩、暴崩。辨证论治:血崩在急则治其标的原则下,劳伤气虚者,治疗宜补气固摄止血,方用举元煎加乌贼骨、棕榈炭、煅牡蛎等,或用固冲汤。其他如血热、血瘀、跌仆损伤等,均可引起冲任不固而致血崩。
-
崩中漏下
崩中漏下病证名。《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八:“崩中之状,是伤损冲任之脉。冲任之脉皆起于胞内,为经脉之海,劳伤过度,冲任气虚,不能约制经血,故忽然崩下,谓之崩中。崩而内有瘀血,故时崩时止,淋沥不断,名曰崩中漏下。”
-
月经先期
月经先期的辨证分型:月经先期·阳盛实热证:月经先期·阳盛实热证(advancedmenstruationwithsyndromeofexuberantyangandexcessiveheat)是指邪热内伏冲任,下扰血海,迫血妄行,以经行提前,经血量多,色红紫,质稠,身热面赤,口渴喜冷饮,心胸烦闷,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脉滑数为常见症的月经先期证候。
-
妇人癥瘕
妇人癥瘕·血瘀证:妇人癥瘕·血瘀证(pelvicmassinwomanwithbloodstasissyndrome)是指瘀血内停,血行不畅,阻滞冲任胞宫,以下腹部有包块,积块坚硬,固定不移,疼痛拒按,面色晦暗,肌肤乏润,口干不欲饮,或月经量多,或经期延长,或淋漓不断,或月经延后,舌紫暗或边有瘀点,脉沉涩为常见症的妇人癥瘕证候。
-
阿胶鸡蛋汤
《成人高血压食养指南(2023年版)》·阿胶鸡蛋汤:阿胶鸡蛋汤为中医食养方,适用于高血压·冲任失调证患者。中医认为高血压病的发生与五志过极、年老体迈、饮食不节等有关,其发病与五脏相关,但主要病位在心、肝、脾、肾,病性有实有虚,临床多以虚实夹杂为主。功能主治:补血,滋阴,安胎。
-
当归羊肉萝卜汤
概述:当归羊肉萝卜汤为中医食养方,适用于高血压·冲任失调证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头晕、头胀、头痛,或头重脚轻,或如坐舟车,常伴耳鸣心悸,血压升高。中医认为高血压病的发生与五志过极、年老体迈、饮食不节等有关,其发病与五脏相关,但主要病位在心、肝、脾、肾,病性有实有虚,临床多以虚实夹杂为主。
-
崩漏
崩漏多因冲任损伤,不能固摄经血,以致经血从胞宫非时妄行。阳虚加气海、命门;随证配穴血热—血海,湿热—阴陵泉,气郁—太冲,血瘀—地机。随证配穴盗汗—阴郄,不寐—神门。皮肤针法: 流选取膈俞、肝俞、肾俞、膏盲俞、八髎、华佗夹脊(胸一至骶四)、百会、关元、血海、足三里、三阴交、隐白等穴,中度叩刺。
-
痛经
痛经·肝肾两虚证:痛经·肝肾两虚证(dysmenorrheawithsyndromeofdeficiencyofbothliverandkidney)是指肝肾亏损,冲任俱虚,经行之后,血海空虚,子宫冲任更失濡养,以经期或经后小腹绵绵作痛,经行量少,色红无块,腰膝酸软,头晕耳鸣,舌淡红,苔薄,脉细弦为常见症的痛经证候。5日更换1次。40mg治疗原发性痛经。
-
复方十灰散
处方:党参1两,熟地1两,生杜仲3钱,川断3钱,炮姜炭1钱,鹿角霜7钱,十灰散(另包)1钱。功能主治:调和冲任,益气止血。主冲任不固,崩漏下血。用十灰散、炮姜止血塞流,标本同治而收效卓着。曾患慢性肾炎及心血管病。5月29日复诊:经漏基本已止。摘录:方出《蒲辅周医疗经验》,名见《千家妙方》卷下
-
成人高血压食养指南(2023年版)
七、冲任失调证:(一)当归羊肉萝卜汤。:《指南》根据高血压的疾病特点和分型,给出了食养原则和建议,在附录中详细描述了成人高血压患者的食物选择,不同证型推荐食药物质和食养方举例,以及不同地区、不同季节的食谱示例和常见食物交换表等工具。不饮或限制饮酒,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
-
不孕症
黄体功能不足。6天起用药,开始时尿促性素(HMG)1支/d,一周后若宫颈黏液评分和B超显示卵泡大小无反应,则改为2支/d,如1周后无效再增为3支/d直至颈黏液评分≥8分和B超显示最大卵泡直径≥18mm时,表示卵泡成熟为止,再改肌注绒促性素(HCG)10000U,共2天,第3天剂量改为5000U。舌淡,苔薄白或舌红少苔,脉沉细或弦细。
-
漏胎安胎饮
处方:熟地5钱,黄耆3钱(蜜炙),当归3钱(醋炒),川芎1钱,白芍1钱半(醋炒),艾叶8分(醋炒黑),阿胶3钱(血余灰炒),地榆3钱(炒炭),甘草5分,荷叶。熟地补血以滋养其胎,黄耆补气以固摄其血;川芎行血海以升阳,阿胶补阴血以安胎;水煎,温服,俾气血内充,则冲任完固而胎得所养,何漏胎之足患哉?
-
固经丸
概述:固经丸同名方剂约有七首,其中《丹溪心法》卷五记载者为常用方,其组成为黄芩60g、白芍60g、炙龟板60g、黄柏18g、椿根皮45g、香附15g,具有滋阴清热,固经止血之功效。鉴别:(1)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纤维束鲜黄色,周围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含晶细胞的壁木化增厚(盐关黄柏)。一次6g,一日2次。
-
月经过多
亦名月候过多、经乍来乍多。月经过多的辨证分型:月经过多·气虚证:月经过多·气虚证(menorrhagiawithqideficiencysyndrome)是指气虚冲任不固,血失统摄,以经来量多,色淡红,质清稀,或面色晄白,气短懒言,肢软乏力,或小腹空坠,舌淡,脉细为常见症的月经过多证候。方用补中益气汤、举元煎、归脾汤等。
-
正气天香散
摘录:《医学纲目》卷四引刘河间方《医学纲目》卷四引河间方:组成:乌药2两,香附末8两,陈皮1两,苏叶1两,干姜1两。用法用量:调服。乌药苦涩,能坚肾水、补命火,温下焦,而去冲任之沉寒痼冷,破土郁,行肝气;苏叶辛温表散外淫之风寒燥湿,舒散肝郁,而色紫兼入血分,大能调理经血,但其性过于疏散,此用以佐香附;
-
六物汤
阿胶(蛤粉炒成珠子)糯米(炒)黄耆(蜜炙)川芎当归(洗,焙)熟干地黄(洗,焙)各等分制法:上药为粗末。摘录:《魏氏家藏方》卷七《直指附遗》卷十五方之六物汤:别名:四物知柏汤、知柏四物汤、既济汤处方:川芎、白芍药(酒炒)、生地黄(酒洗)、当归(酒洗)、黄柏(蜜炒)、知母(酒炒)各等分。血热不得卧。
-
月经先后无定期
疾病科属:妇科疾病概述:《中医药学名词》(2004):月经先后无定期(irregularmenstrualcycle)是指以月经周期提前错后不定为主要表现的月经病。2、本病的经量一般不多,经期不长。治法:疏肝理气调经。舌淡黯,苔薄,脉细尺弱。(2)若肝郁肾虚,则肝肾同治,方选定经汤(傅山《傅青主女科》)。
-
增损四物汤
《产育宝庆集》:方名:增损四物汤组成:当归1钱,人参1钱,芍药1钱,川芎1钱,炮姜1钱,甘草(炙)4钱。炮姜温中逐冷;水煎,温服,使血气内充,则寒邪外散,冲任融和,则腹痛自除。《保命集》卷下:方名:增损四物汤别名:增味四物汤、加减四物汤、加味四物汤组成:四物汤加广荗1两,京三棱1两,桂1两,干漆1两。
-
诜诜丸
《儒门事亲》卷十五:方名:诜诜丸组成:当归2两,熟地黄2两,玄胡索1两半,泽兰1两半,川芎1两,赤芍1两,白薇1两,人参1两,石斛1两,牡丹皮1两。功效:调和冲任,滋益气血。各家论述:《济阴纲目》汪琪笺:冲为血海,任主胞胎。此方以四物养荣,以白术、石斛养气,泽兰、丹皮、玄胡荡胞中之秽,干姜、肉桂暖子宫之寒。
-
孕产妇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试行)
表1孕妇中医健康管理服务规范流程表表2产妇中医健康管理服务规范流程表第三部分孕妇中医保健:中医认为女性妊娠期间脏腑、经络的阴血,下注冲任,以养胎元。避免汗出当风。第五部分产妇日常中医保健适宜技术和方法:产后经常出现下述症状:产后乳汁蓄积或缺乳、腹痛、便秘、多汗等。以下是常用的中医诊断及保健方法。
-
习惯性流产
小腹坠胀明显者加升麻、柴胡;(4)跌仆损伤治法:固肾止血安胎。由于本病多属肾气不足,冲任不固所致,因此在治疗上,对已有流产史的育龄妇女宜在未孕之前先行补肾健脾、益气养血进行调治,孕后再加强保胎治疗,其保胎方法除上述分型治疗外,还可根据临床具体情况辨证施治,不必过于拘泥。嘱其注意休息,防止腰痉加剧。
-
固冲止带
固冲止带为治法。指用具有补肾、固护冲任、止带下作用的方药,治疗肾虚冲任不固所致带下的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