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zhèng qì dān
硫黃(盞內熔成汁)3分,半夏(爲末,薑汁作餅,曬乾)1兩,藿香葉1兩,水銀(入硫黃汁內結沙子)1分,附子(炮裂,去皮臍)半兩。
下虛陰陽錯逆,霍亂吐逆,粥食不下。
每服20-30丸,米飲送下,不拘時候。
上爲細末,酒煮麪糊爲丸,如梧桐子大,以丹砂爲衣。
紅花、甘草、桔梗、人蔘、黃耆、橘紅、蟬蛻、防風、嫩桃實。
痘瘡觸犯者。
生薑、酒爲引。
硫黃4兩,附子4兩,乾薑4兩,桂4兩。
溫固精氣,大益脾胃。
陰寒內盛,元髒不足,陽氣暴脫,下焦傷竭,手足厥逆,戰慄背寒,腰膝冷重,臍腹疼痛,大便滑泄,小便頻數,行步息短,色澤枯悴,嘔逆喘急,咳逆自汗,霍亂轉筋,寒疝;及傷寒陰盛,脈微欲絕。
每服30丸,食前熱米飲送下。
上爲細末,水煮麪糊爲丸,如梧桐子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