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蛋白痣

皮膚性病科 疾病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zhān dàn bái zhì

2 註解

3 疾病別名

嬰兒皮膚粘蛋白

5 疾病概述

本病又稱嬰兒皮膚粘蛋白病。首由Lum(1980)報道。臨牀以皮膚出現白色硬化丘疹,病理於真皮乳頭層顯粘蛋白沉積爲特徵。出生時即發生,故於1993年Bellon命名爲粘蛋白痣

6 疾病描述

本病又稱嬰兒皮膚粘蛋白病。首由Lum(1980)報道。臨牀以皮膚出現白色硬化丘疹,病理於真皮乳頭層顯粘蛋白沉積爲特徵。出生時即發生,故於1993年Bellon命名爲粘蛋白痣

7 症狀體徵

本病嬰兒出生時即發皮疹,文獻報道3例均爲女性。皮疹爲直徑0.5~3mm、大小不等的硬化丘疹,呈白色、乳白色或褐色,有的丘疹中心可見一突起,丘疹散在或聚集成片。丘疹數量隨年齡而逐漸增多,經過慢性,以後停止發展,但皮疹持續不消退丘疹分佈散在或侷限呈帶狀、斑片狀。肩胛間、指背、手背及上臂等處好發。

8 疾病病因

病因未明。可能爲先天性皮粘蛋白病。

9 病理生理

真皮乳頭水腫血管周圍單核細胞浸潤。膠性鐵或阿新藍染色於真皮乳頭層可見大量粘蛋白聚集表皮正常。

10 診斷檢查

根據出生發疹,組織病理於真皮上層大量粘蛋白沉積即可確診。臨牀應與光澤苔蘚扁平苔蘚、摩擦性苔蘚樣丘疹小兒丘疹性肢端皮炎、錯構瘤和結締組織痣相鑑別。此外,尚與應其它粘蛋白病如肢端粘蛋白病、自愈性幼年皮膚粘蛋白病、竈性皮粘蛋白病和粘液水腫性苔蘚等相鑑別。實驗室檢查:無異常發現。

11 治療方案

尚無特效療法

12 相關出處

皮膚病學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