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刺 鍼灸學 中醫學 刺法
yīn yáng cì
陰陽刺即偶刺[1][2][3]。偶刺爲古刺法名[3][4]。十二節刺法之一[4][4]。出《黃帝內經靈樞·官針》:“偶刺者,以手直心若背,直痛所,一刺前,一刺後,以治心痹,刺此者,傍針之也。”指治療心氣閉塞,如心胸痛一類疾病的針刺方法[4]。
其法用手按其胸背,當痛處所在,前後相對各刺一針[4]。於胸脘部及背部進行斜刺[4]。由於這種刺法是前後對偶,因稱[4]。刺時必須斜針刺入,以防傷及內臟[4]。
因此法一前一後相對針刺,前胸屬陰後背屬陽,故又名陰陽刺[4]。後世所稱的前後配穴法即源於此[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