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yì ér wán
神曲(炒黃)白蕪荑(去扇,炒)各30克 宣連(去須)60克 陳皮 木香各15克
上爲細末,豬膽汁和藥末成劑,再入膽內系定口,以漿水煮數沸,取汁和丸,綠豆大。
清熱淚積,理氣殺蟲,治熱滯蟲積阻於腸胃,食不消化,腹痛腹脹。
每服10~20丸,米飲下。腹脹,木瓜湯下,不拘時。
《小兒衛生總微論》卷十三
益兒丸
人蔘、白朮、茯苓、柴胡、甘草(炙)、陳皮、鱉甲(醋炙)、京三棱(煨)各等分。
一切疳瘦,夜多盜汗,肌熱。
每服1丸,食後米飲化下,日3次。
上爲末,煉蜜爲丸,如芡實大。
神曲(炒黃)1兩,白蕪荑(去扇,炒)1兩,宣連(去須)2兩,陳皮半兩,木香半兩(1方有沒石子,蘆薈各1兩)。
胃冷,氣不和,食不消化,疳氣。
每服1-20丸,米飲送下;腹脹,木瓜湯送下,不拘時候。
上爲細末,豬膽汁和藥末成劑,再入膽內,系口定,以漿水煮數沸,取汁爲丸,如綠豆大。
調中丸
人蔘半兩,白朮半兩,茯苓半兩,柴胡半兩,當歸半兩,陳皮半兩,白芍藥半兩,鱉甲1分,山棱1分,乾薑1分。
化癖,進食長肌。
榮衛不和,肌體清瘦,或發寒熱,面色萎黃。
每服30-50丸,空心米飲送下。
上爲細末,米煮麪糊爲丸,如麻子大。
黑豆2合(炒),使君子(去殼)100粒,五穀蟲1兩,白麪10兩(炒黃),黃米3合(炒黃)。
去積聚,補脾胃。
每服1丸,早、午、晚各1次。
上爲末,煉蜜爲丸,重2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