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中藥部頒標準
2.1 拼音名
Yangyin Jiangya Jiaonang
2.2 標準編號
WS3-B-2392-97
2.3 處方
龜甲(沙燙) 5g 珍珠層粉 5g 赭石(煅醋淬) 5g 白芍 100g 石膏 50g 天麻 10g 鉤藤 50g 夏枯草 10g 牛黃 5g 青木香 100g 槐米 10g 吳茱萸(醋炙) 20g 大黃(酒炙) 20g 五味子(醋炙) 20g 人蔘 20g 冰片 0. 5g
2.4 製法
以上十六味,除牛黃、珍珠層粉外,冰片研細;龜甲,赭石,天麻,人 參,鉤藤、五味子六味粉碎成細粉,過篩,混勻;其餘白芍等七味加水煎煮三次,第一 次2小時,第二、三各1小時,濾過,合併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爲1.40(50℃)的稠膏, 加入上述龜甲等六味細粉,混勻,乾燥,粉碎成細粉,與上述人工牛黃等三味細粉配研, 過篩,混勻,裝入膠囊,製成300粒,即得。
2.5 性狀
本品爲膠囊劑,內容物爲棕黃色粉末;味微苦。
2.6 鑑別
(1)承本品 1g,加稀鹽酸10ml,加熱使溶解,溶液顯鈣鹽與硫酸鹽(附錄 Ⅳ)的鑑別反應。
(2)取本品 1g,加石油醚10ml,研磨片刻,濾過,濾液揮幹,殘渣加新制的1%香草 醛硫酸溶液1~2滴,即顯紫色。
(3)取本品 5g,加乙醇20ml,超聲處理5分鐘,濾過,蒸乾。殘渣加水20ml使溶解, 用水飽和的正丁醇提取3次,每次20ml,合併提取液,用水洗滌3次,每次15ml,棄去水 液,蒸乾,殘渣加乙醇2ml使溶解,作爲供試品溶液。另取芍藥甙對照品,加乙醇製成每 1ml含2mg的溶液,作爲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 B)試驗,吸取供試品溶液 10μl、對照品溶液5μl,分別點於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氯仿-醋酸乙酯-甲醇-甲 酸(40:5:10:0.2)爲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噴以5%香草醛硫酸液,熱風吹至斑點 顯色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2.7 檢查
2.8 功能與主治
滋陰潛陽,平肝安神,活血通絡。用於肝腎陰虛,肝陽上亢引起 的高血壓病:頭暈頭痛,頸不適,目眩耳鳴,行走不穩,心悸心疼,煩躁易怒,失眠多 夢。
2.9 用法與用量
口服,一次4~6粒,一日2~3次。
2.10 規格
每粒裝0. 5g
2.11 貯藏
密封。
北京市藥品檢驗所 起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