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聖惠》卷二十六
2.1 組成
人蔘1兩(去蘆頭),白芍藥1兩,麥門冬1兩半(去心,焙),熟乾地黃1兩,當歸1兩,杜仲1兩(去粗皮,炙令黃,銼),芎勞1兩,遠志1兩(去心),白茯苓1兩,石斛1兩(去根,銼),五味子1兩,黃耆半兩(銼),桂心1兩,續斷1兩,磁石3兩(搗碎,水淘去赤汁)。
2.2 主治
腎勞虛寒,面腫垢黑,腰脊痛,不能久立,屈伸不利。多語驚悸,上氣,小腹裏急,痛引腰脊,四肢苦寒,小便或白濁。
2.3 用法用量
每服用羊腎1對,切去脂膜,以水1大盞半,煎至1盞,去腎,下藥末5錢,加生薑半分,大棗3枚,煎至5分,去滓,空心及晚食前溫服。
2.4 製備方法
上爲散。
3 《聖濟總錄》卷八十九
3.1 組成
磁石3兩(煅,醋淬),桂(去粗皮)1兩,甘草(炙,銼)1兩,五味子2兩,白茯苓(去黑皮)2兩,牛膝(酒浸,切焙)1兩半。
3.2 主治
3.3 用法用量
每服5錢匕,水2盞,先取羊腎1只,細切,煎3-5沸,次下藥,煎至1盞,去滓,空腹溫服,良久再服。
3.4 製備方法
上爲粗末。
4 《聖惠》卷八十一
4.1 組成
羊腎1對(切,去脂膜),羚羊角屑半兩,熟乾地黃1兩,人蔘3分(去蘆頭),麥門冬半兩(去心),茯神半兩,五味子半兩,桂心半兩,附子1分(炮裂,去皮臍),續斷半兩,黃耆半兩(銼),當歸半兩(銼,微炒),乾薑3分(炮裂,銼),芎半兩。
4.2 主治
4.3 用法用量
每服先以水1大盞半,煮腎至1盞,去腎,入藥5錢,椒2-7粒,生薑半分,大棗3枚,煎至5分,去滓,空心溫服。
4.4 製備方法
上爲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