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毛痧

中醫診斷學 中醫內科學 中醫學 中醫病名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yáng máo shā

2 英文參考

wool-like sha disease[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0)]

3 概述

羊毛痧(wool-like sha disease[1])爲痧證之一[2]。是指感受時疫穢濁之氣,以病處見細白色毛,狀如羊毛,腹脹連背心,或腰胯如芒刺痛等爲常見症的痧證[2]

4 羊毛痧症狀

病處見細白色毛,狀如羊毛[2]。《痧症全書》卷中:“羊毛痧腹脹連背心或腰胯如芒刺痛,用燒酒瓶頭泥篩細,和燒酒作團,輥擦痛處,即有細白毛粘團上。”

5 羊毛痧的治療

古人用銅錢置病所[2]。以艾火燒錢上,外將瓦罐或竹罐合之,即時收出汗水而愈;又有用手推背上二筋撮起掐緊以治痧痛[2]

6 參考資料

  1. ^ [1]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0)[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
  2. ^ [2]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706.

治療羊毛痧的中成藥

查看更多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