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穿線法

刺灸法 中醫學 鍼灸學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xué wèi chuān xiàn fǎ

2 英文參考

catgut implantation at acupoint

catgut implantation at acupuncture point[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3 註解

穴位穿線法是指在選定的穴位上下或左右各1.5~2.5釐米處,用普魯卡因作皮內浸潤麻醉,使造成0.3~0.5釐米直徑的皮丘,再以穿上羊腸線的三角針,從皮丘處進針經穴位深層肌肉組織穿過穴位,從穴位的另一邊皮丘處出針,剪去兩端線頭,使羊腸線不露在皮外,完全埋在穴位內,傷口用消毒紗布覆蓋,包紮5~7日。多用於治療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支氣管哮喘小兒麻痹後遺症等。[1]

4 參考資料

  1. ^ [1]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213.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