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病因病理學名詞 中醫學 中醫基礎理論
xū
void[朗道漢英字典]
vain[朗道漢英字典]
false[朗道漢英字典]
empty[朗道漢英字典]
deficiency[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虛指衰弱,不充實。《素問·上古天真論》:“女子……七七任脈虛,太沖脈衰少,天癸竭。”《素問·陰陽應象大論》:“年六十陰痿氣大衰,九竅不利,下虛上實……”
虛指中空不滿之容器。《素問·生氣通天論》:“高梁之變,足生大丁,受如持虛。”王冰注:“外溼既浸,中熱相感,如持虛器,受此邪毒,故曰受如持虛。”
虛指使衰減。《素問·水熱穴論》:“故取俞以瀉陰邪,取合以虛陽邪。”
虛爲脈象名。脈大,按而無力之象。《素問·脈要精微論》:“胃脈實則脹,虛則泄。”
虛(deficiency)爲病證類型八綱之一,即虛證。指正氣不足,以正氣虛損爲矛盾主要方面的病理反應,表現爲機體的精、氣、血、津液虧少和功能衰弱,臟腑經絡的功能低下,抗病能力減退,可見各種虛弱不足的證候[1] 。《素問·通評虛實論》:“邪氣盛則實,精氣奪則虛。”
虛即空,淨。見“虛靜”、“虛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