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病證名 中醫診斷學 五遲 中醫兒科學 中醫學
xíng chí
retardation in walking[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0)]
walk retardation[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行遲(retardation in walking[1])爲病證名[2]。是指以小兒18個月還不能行走爲主要表現的疾病[2]。五遲之一[2]。出《小兒藥證直訣》。
小兒週歲以後甚至二、三歲還不能步行者爲行遲[2]。
《證治準繩·幼科》:“凡兒生至週歲三百六十日,膝骨成,乃能行。”
肝主筋,腎主骨,小兒肝腎不足,或哺養失宜,脾胃虛弱,元氣不充,影響筋骨的發育,故遲遲不能行動[2]。
肝腎虛弱者,宜滋補肝腎,用六味地黃丸加鹿膠、牛膝之類;元氣不足者,宜補益元氣,用調元散[2]。
虛證不明顯者,可用五加皮散(五加皮、牛膝、酸木瓜,共研末,每服一錢半,粥飲調服)。但應注意檢查,排除其他疾患如小兒麻痹後遺症、肌營養不良,或骨外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