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腋氣

中醫病證名 中醫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xiǎo ér yè qì

2 註解

小兒腋氣爲病名[1]。爲溼熱內鬱遺傳所致的小兒疾病[1]。《小兒衛生總微論方》:“小兒腋氣者,血氣不榮,腋下有孔,一如毛孔而稍大,臭穢之氣,從其中出……亦有父母遺傳相傳者,又有乳養之人而有染著者。”其症腋下汗腺有特殊臭氣,其他如乳暈、臍部、外陰、肛周亦可發生,大部分患兒同時伴有油耳症狀[1]。治用密佗僧研末加冰片外塗,或用龍眼核十二枚和胡椒五十四枚研末外撲[1]

又名狐臭胡臭。多由溼熱內鬱遺傳所致。

3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55.

治療小兒腋氣的穴位

查看更多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