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皮膚硬腫

中醫病證名 中醫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xiǎo ér pí fū yìng zhǒng

2 註解

小兒皮膚硬腫爲病證名,指新生兒硬腫症[1]。臨牀以皮膚硬腫紫黯,舌質黯紫,口鼻流出血水爲主症,常見於週歲內小兒,寒冷季節發病率高;早產、體弱兒胎元不足者更易罹患[1]。表現爲寒凝血瘀者,治宜溫經活血,用當歸四逆湯加減;瘀熱蘊結者,治宜清熱化瘀,用加味黃連解毒湯,以解胎熱內蘊之毒[1]。兩方均要再加黃芪人蔘益氣託毒;川芎紅花活血化瘀[1]。或配合用複方桃紅(桃仁紅花當歸丹蔘注射液靜脈點滴[1]

3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64.

治療小兒皮膚硬腫的穴位

查看更多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