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芪
中医认为黄芪性温、味甘,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排脓生肌、消肿利尿的功能。4个成群的石细胞。15mm)上,用40%甲醇100ml洗脱,收集洗脱液,蒸干,残渣加水30ml使溶解,用水饱和的正丁醇振摇提取2次,每次20ml,合并正丁醇液,用水洗涤2次,每次20ml,弃去水液,正丁醇液蒸干,残渣加甲醇0.5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
炙黄芪
炙黄芪药典标准:品名:炙黄芪ZhihuangqiASTMGALIRADIXPRAEPARATACUMMELLE来源:本品为黄芪的炮制加工品。检查:水分:不得过10.0%(附录ⅨH第一法)。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黄芪甲苷(C41H68O14)不得少于0.030%。性味与归经:甘,温。归肺、脾经。功能与主治:益气补中。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
-
贞芪扶正颗粒
概述:贞芪扶正颗粒为中成药,主要成分为黄芪、女贞子。含量测定:取本品约15g(无糖型5g),精密称定,加水20ml溶解,置分液漏斗中,用石油醚提取4次(20、15、15、15ml),水层用正丁醇提取4次(25、20、20、20ml),合并提取液,用无水硫酸钠脱水后,减压除去正丁醇,残渣加甲醇溶解并定容至2ml,作为供试品溶液。
-
固元片
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GuyuanPian标准编号:WS3-B-3869一98处方:黄芪多糖130g人参芦头33.4g制法:以上二味,取人参芦头粉碎成细粉,加入黄芪多糖和适量碳酸钙,混匀,制成颗粒,干燥,压制成1000片,包糖衣,即得。另取人参芦头对照药材0.2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功能与主治:免疫调节剂。吉林省药品检验所起草
-
红花岩黄芪
原形态:红花岩黄芪半灌木,高可达1m。苞片早落;荚果扁平,2-3节,节荚斜圆形,表面有横肋纹和柔毛,中部常有l-3个极小针刺或边缘有刺毛。性味:甘;温归经:心;有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生肌的功能。用于气短心悸,乏力、虚脱、自汗盗汗,体虚浮肿、慢性肾炎、久泻、脱肛、子宫脱垂、痈疽难溃、疮口不愈合。
-
芪归炖鸡汤
概述:芪归炖鸡汤以仔母鸡、黄芪、当归等为主要原料制作而成,营养丰富,具有滋补健身的功效。做法:1.将鸡去毛杂,洗净,剁去爪、嘴壳;2.沙锅置火上,注入清水约400克,放入全鸡,烧开后撤去浮沫,加黄芪、当归、胡椒,用小火炖2小时左右,鸡肉烂时加入精盐。出处:《医疗保健汤茶谱》
-
老年咳喘片
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LaonianKechuanPian标准编号:WS3-B-1733-94处方:黄芪110g白术66g防风66g甘草44g黄精66g淫羊藿66g补骨脂66g制法:以上七味,取黄芪70.4g、白术、黄精粉碎成细粉;鉴别:(1)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纤维成束或散离,壁厚,表面有纵纹,两端断裂或较平截。功能与主治:滋阴壮阳,扶正固本。
-
芍药黄芪酒
处方:白芍药100g黄芪100g生地黄100g炒艾叶30g黄酒1000ml炮制:1.将上述4味药材一同捣成粗末,装入纱布袋内;主治妇女月经过多,赤白带下,行经腹痛,四肢拘挛作痛。白芍:养血敛阴,柔肝止痛。熟地:与白芍同用可补血调经,与黄芪同用则行气益血,使月经调顺。艾叶:可理气血,逐寒湿,温经,止带,安胎。
-
活力源片
鉴别:取本品细粉3g,用水100ml溶解滤过。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板上,以氯仿-甲醇-水(65:35:10)下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功能与主治:益气养阴,强心益肾。冠心病,慢性肝炎,糖尿病及更年期综合症而见上述证候者。吉林省药品检验所起草
-
复方天麻蜜环片
蜜环菌粉与中枢抑制剂戊巴比妥钠有协同作用,可拮抗中枢兴奋药五烯四氮唑的作用,增加脑血流量和冠状动脉血流量,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镇静、抗惊厥作用。复方天麻蜜环片的适应证:用于脑血栓形成、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症引起的头晕、头胀、头痛、目眩、肢体麻木以及心脑血管疾病引起的偏瘫等病症;
-
猪胰汤
概述:猪胰汤为中医食养方,适用于糖尿病患者。中医认为食物具有“四气”、“五味”、“归经”和“升降沉浮”等属性。成人糖尿病患者应将营养配餐、合理烹饪、运动管理和血糖监测作为基本技能。主要材料:猪胰1条,薏苡仁30g,黄芪30g,山药120克。黄芪,非试点地区限执业医师使用。注意事项:食养方不可替代药物治疗。
-
北芪片
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BeiqiPian标准编号WS3-B-1112-92本品为黄芪浸膏片。(2)取本品4片,除去糖衣,研细,加乙醇10ml,温浸10分钟,滤过,蒸干,残渣加1%盐酸溶液5ml使溶解,滤过,取滤液分置三支试管中,一管加碘化铋钾试液,生成桔红色沉淀;用于气虚所致倦怠乏力,气短多汗,便溏腹泻,脱肛,子宫脱垂,疮口久不愈合等。
-
黄芪鸡汁粥
处方:母鸡1只(重约1000~1500克)黄芪15克粳米100克制法:将母鸡剖洗干净浓煎鸡汁,将黄芪煎汁,每次以粳米100克煮粥。功能主治:益气血,填精髓,补气升阳,固表止汗。适用于久病体虚、气血双亏、营养不良的贫血患者。用法用量:早晚趁热服食。注意:感冒发热,外邪未尽者忌服。摘录:《经验方》
-
贞芪扶正胶囊
鉴别:取含量测定项下的供试品溶液及黄芪甲甙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甲醇-水(30:10: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溶液,在105℃烘烤5分钟。功能与主治:补气养阴,用于久病虚损,气阴不足。甘肃省药品检验所起草
-
强心导水汤
组成:生黄芪40g,党参15g,葶苈子15g,桂枝10g,丹参15g,红花5g,益母草10g,泽兰泻(各)15g,车前子(包)10g,汉防己10g。据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芪、党参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强心作用显著,同时还能扩张血管,恢复细胞活力;本方补益心气以强其心,泻肺利水以荡其邪,临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效果较好。
-
玉益酒
处方:蜜炙黄芪250g生炒白术各100g熟地黄250g枸杞子250g玉竹250g白酒1500ml炮制:1.将所有药材洗净后研细碎,装入纱布袋中;功能主治:补气养血,滋阴补肾。主治诸虚百损,体弱无力,头晕目眩,胃纳不佳,腰膝酸软,男子阳萎、早泄,女子月经不调,崩漏带下,以及盆腔炎等症。黄芪:甘温益气。白术:健脾助运。
-
大补中当归酒
处方:当归40g续断40g肉桂40g川芎40g干姜40g麦冬40g芍药60g甘草30g白芷30g黄芪40g大枣20个干地黄100g吴茱萸100g黄酒2000ml炮制:1.将上述药材捣成粗末,装入白纱布袋内;主治产后虚损,小腹疼痛。备注:(1)当归、川芎、干地黄、白芍药:补血而调理冲任。黄芪、续断、白芷、麦冬、大枣:健脾益气,补肝益肾。
-
糯米黄芪饮
处方:糯米30克黄芪15克川芎5克制法:将糯米、黄芪、川芎加水1000克,煎至500克,去渣即成。功能主治:调气血,安胎。适用于胎动不安。用法用量:每日2次,温热服。摘录:《太平圣惠方》
-
加味归芪片
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JiaweiGuiqiPian标准编号:WS3-B-1118-92处方:当归145g黄芪582g党参73g制法:以上三味,党参、黄芪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三次各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30(20℃)的清膏;2.凡脾胃虚弱,呕吐泄泻,腹胀便溏、咳嗽痰多者慎用。8.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
降糖舒胶囊
与上述细粉混匀,制成颗粒,干燥,粉碎成细粉,装入胶囊,制成500粒,即得。检查:应符合胶囊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16页)。功能与主治:滋阴补肾,生津止渴。用于糖尿病及糖尿病引起的全身综合症。6粒,一日3次。注意:忌食辛辣。规格:每粒装0.3g贮藏:密封。
-
黄汗身肿
《症因脉治》卷三:“黄汗身肿之症,身热胸满,四肢黄肿而渴,状如风水,汗出沾衣,色如柏汁,久不愈,必致痈脓,又有不恶风,小便利,若上焦寒,口多涎,身冷肿痛,状如周痹,胸中窒,不能食。又有两胫不冷,反发热,名历节。生恶疮,身瞤瞤,胸中痛,剧者不能食,身疼重,烦躁,小便不利,皆黄汗肿症也。”
-
相使
概述:相使:1.中药学术语;2.生理学名词。指中药性味相同或相近,或性味不同而以一药为主,另一药为辅配合应用以提高主药疗效的配伍关系。如款冬花配杏仁。又如茯苓与黄芪配合应用,能提高黄芪补气利水的治疗效果。脏腑间相互役使,相互作用和联系。《黄帝内经素问·灵兰秘典论》:“愿闻十二官之相使。”
-
人参鹿肉汤
概述:人参鹿肉汤以人参、黄芪、白术、芡实、枸杞子、茯苓、熟地、肉苁蓉、肉桂、白芍、益智仁、仙茅、泽泻、枣仁、淮山药、远志、当归、菟丝子、怀牛膝3、淫羊藿、鹿肉等为主要原料,具有填精补肾,大补元阳的作用,适用于体虚瘦弱、腰膝酸痛、阳痿、早泄等人群。
-
补气益气片
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BuzhongYiqiPian标准编号:WS3-B-0288-90处方:黄芪(蜜炙)200g党参60g甘草(蜜炙)100g白术(炒)60g当归60g升麻60g柴胡60g陈皮60g生姜20g大枣40g制法:以上十味,党参20g与甘草粉碎成细粉,过筛,称取96g备用;用于脾胃虚弱,中气下陷,体倦乏力,食少腹胀,久泻,脱肛,子宫脱垂。5片,一日3次。
-
溃疡灵胶囊
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KuiyanglingJiaonang标准编号:WS3-B-1048-91处方:三七20g儿茶20g渐贝母100g海螵蛸150g甘草50g延胡索(醋制)50g黄芪150g白及30g百合50g制法:以上九味,三七、儿茶、渐贝母、海螵蛸粉碎成细粉,过筛。检查:应符合胶囊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16页)。功能与主治:益气、化瘀、止痛。
-
嗣育保胎丸
性状:本品为黑褐色的大蜜丸;检查: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8页)。功能与主治:补气养血,安胎保产。恶心呕吐,腰酸腹痛,足膝浮肿,胎动不安,屡经流产。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2丸,一日2~规格:每丸重6g贮藏:密封。
-
芪归猪蹄汤
处方:党参当归黄芪各30克通草9克猪蹄2只虾米30克制法:将党参、当归、黄芪、通草装纱布袋中,与猪蹄、虾米同炖,文火煨至肉烂,去药袋。功能主治:补气益血,通经下乳。适用于产后气血亏虚、乳汁不行。用法用量:食用时可加少许食盐调味,吃肉喝汤。摘录:《民间方》
-
益气润肠汤
组成:生白术30g,黄芪20g,生地10g,玄参10g,青陈皮(各)10g,柴胡10g,升麻6g,焦楂曲(各)6g。方中大剂量生白术、黄芪健脾益气,生地、玄参养阴滋润,青陈皮行气除胀,柴胡、升麻调理气机,焦楂曲消食导滞。全方共奏益气滋阴、润肠通便之效。
-
人参固肌汤
用法用量:水煎服。《张氏医通》卷十六方之人参固肌汤:处方:黄芪(蜜酒炙)、人参、炙甘草、当归、白术、茯苓、酸枣仁、金银花、连翘。功能主治:治痘疮表虚,斑烂不能收靥。摘录:《张氏医通》卷十六《痘麻绀珠》卷十七方之人参固肌汤:组成:人参、黄耆、白术、当归、芍药、茯苓、甘草、木通、蝉蜕、糯米。
-
增抗宁片
取滤液15ml,通过中性氧化铝(30g,120℃烘约1小时)干柱,待吸附后,先用50ml甲醇洗涤,洗液弃去,继用50%甲醇100ml洗脱,收集洗脱液,蒸干,加热水150ml使溶解,以水饱和的正丁醇振摇提取3次,每次20ml,合并提取液,用20ml水洗涤,弃去水洗液,提取液蒸干,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
健儿片
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Jian'erPian标准编号WS3-B-1210-92处方黄芪180g牡蛎54g五味子54g淫羊藿54g黄精54g茯苓54g鸡内金42g青黛9g制法以上八味,青黛研细;鉴别取本品20片,除去糖衣,研细,加乙醇30ml,超声处理10分钟,滤过,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功能与主治扶肝祛邪,固表止汗,健脾和胃。
-
黄芪粥
处方:生黄芪30克生苡仁30克赤小豆15克鸡内金末9克金橘饼2枚糯米30克制法:先将黄芪放入小锅内,加水600克,煮20分钟捞出渣;功能主治:补气,健脾。适用于小儿慢性肾炎。用法用量:以上为1日量,分2次温热服用,每次服后嚼食金橘饼1枚。注意:小儿急性肾炎不宜选用。摘录:《岳美中医案集》
-
虚寒胃痛冲剂
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XuhanWeitongChongji标准编号:WS3-Bb-0074-95处方:黄芪(炙)甘草(炙)桂枝党参白芍高良姜大枣干姜性状:本品为淡棕黄色至棕黄色的颗粒;将正丁醇用水洗至中性,正丁醇液置水浴上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功能与主治:温胃止痛,健脾益气。辽宁省药品检验所起草
-
疮疡发寒热
疮疡发寒热病证名。疮疡患者兼见发热恶寒者。见《外科理例》卷一。多因荣卫不行,经络阻塞,疮毒焮发所致。治宜清热解毒兼解表,方用葛根汤,或升麻汤;若脓已成而见寒热者,则多为气血虚衰所致。治宜托里调补气血为要,方用四君子汤,加桂枝倍黄芪,或托里消毒散倍用生黄芪。
-
参芪蛤蚧补浆
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ShenqiGejieBujiang标准编号:WS3-B-0763-91处方:党参125g黄芪125g蛤蚧(8万ml1对)制法:以上三味药,蛤蚧用25%乙醇提取两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回收乙醇,浓缩成膏;pH值应为4.5~功能与主治:补肺益肾,益精助阳,益气定喘。用于体弱气虚,精神倦怠,阴虚喘咳,虚痨消渴,阳萎等症。
-
利肝隆冲剂
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LiganlongChongji标准编号:WS3-B-0282-90处方:板蓝根800g茵陈166g郁金266g五味子266g甘草266g当归133g黄芪400g刺五加浸膏20g制法:以上八味,五味子粉碎成粗粉,用75%乙醇加热回流提取三次,第一次3小时,第二次2小时,第三次1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
-
利肝隆片
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LiganlongPian标准编号:WS3-B-0281-90处方:板蓝根800g茵陈166g郁金266g五味子266g甘草266g当归133g黄芪400g刺五加浸膏20g制法:以上八味,取板蓝根130g粉碎成细粉;1.32(80℃)的清膏;功能与主治:疏肝解郁,清热解毒。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5片,一日3次,小儿酌减。
-
乌鸡桂圆补酒
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WujiGuiyuanBujiu标准编号:WS3-B-1707-94处方:龙眼肉20g乌鸡(去毛爪内脏)20g香加皮4g黄芪10g玉竹8g当归2g制法:以上六味,取乌鸡、龙眼肉加白酒加热回流二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回流液,滤过,滤液备用;(2)取本品,置紫外光灯(365nm)下观察,显蓝白色荧光。检查:pH值应为5.5~
-
扶正消瘿方
组成:麻黄10g,鹿角片10g,熟地黄10g,制附片10g,肉桂6g,防己10g,丹参10g,夏枯草10g,党参12g,黄芪12g,桃仁10g,红花3g,丹皮10g,赤芍10g,甘草3g。用法:每日1次,水煎分2次服。伴全身乏力,精神萎靡,表情淡漠,少言懒语,动作迟缓,面色少华,畏寒肢冷,气短乏力,纳呆,腹部胀满,腰膝酸痛,小便清长等。
-
参芪二仙片
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ShenqiErxianPian标准编号WS3—B—3861—98处方红参23g黄芪62g当归138g仙茅(酒制)159g淫羊藿138g巴戟天(盐制)138g黄柏(盐制)69g知母(盐制)69g制法以上八味,红参、黄芪、巴戟天及当归77g,粉碎成细粉;检查应符合片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ⅠD)。功能与主治补肾填精,调补冲任,益气养血。
-
马登风
马登风为明代医家,字继高,绍兴(今属浙江)人。医术高明,医理深邃,尤善于用药,其论述药理之言论,《本草汇言》中存其论黄芪、射干、海蛤之佚文,而尤以阐黄芪药性为详。虽用姜、桂、术、附之属,而无参、芪之药,则不得温经以回阳。阴虚不足,阳邪下陷,于阴经虽用升提透达之类,而无参、芪之剂,则自上而复下也。”
-
参芪保胎膏
处方:人参15克黄芪30克生地20克阿胶30克白蜜100克制法:先将人参、黄芪、生地加水500克煎两次,取汁浓缩至300克;阿胶加水100克隔水蒸化,然后在人参、黄芪、生地浓缩汁中加入阿胶和白蜜100克,收膏(共500克)装瓶。功能主治:补气,滋阴止血。适用于气阴两虚的先兆性流产;亦适宜于身体虚弱、有习惯性流产史的孕妇。
-
糖脉通方
组成:凌霄花30g,卫矛10g,莪术8g,黄芪15g,生地10g,黄连3g,葛根10g。方解:糖尿病并发微血管及大血管病变的主要病机为阴虚燥热,热灼津液,血枯成瘀;热邪伤气,气虚不能鼓动血液运行,瘀血停于血脉而发病。本方采用破血通络、散瘀止痛之卫矛、莪术、凌霄花,与益气养阴清热之黄芪、生地、黄连伍用,祛邪而不伤正气。
-
黄芪通痹汤
处方:黄芪30克,当归12克,白芍12克,川芎9克,地黄15克,炙甘草6克。功能主治:温阳益气,滋补阴血,化瘀通络。主心肾阳虚,心血瘀阻。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摘录:刘玉瑛方
-
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
处方:黄芪60克,当归20克,桂枝12克,白芍20克,炙甘草16克,大枣10克,威灵仙12克,川山甲6克,防风12克,蜈蚣2条,生姜10克,羌活12克。功能主治:补卫气,通经络,散寒湿。主卫气亏虚,贼风邪气入侵,寒湿阻滞经络。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摘录:胡国栋方
-
黄芪建中汤加味
处方:黄芪24克,党参15克,白术9克,茯苓15克,桂枝6克,白芍15克,当归7.5克,甘草4.5克,生姜6克,大枣3枚。功能主治:补中益气,甘温除热。主机体伤损,正气虚弱。(胃癌术后发热)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摘录:林如金方
-
黄芪三皮饮
处方:冬瓜皮茯苓皮黄芪各30克生姜皮10克大枣5枚白糖适量制法:将以上各味加水500克,煮取300克,去渣,加白糖适量。功能主治:补气,利湿,行水,消肿,健脾。用法用量:分2次服,1日服完。注意:外感发热时不宜服。摘录:《经验方》
-
经淡如水
经淡如水病证名。指经来颜色浅淡,质稀如水。多因女子气血俱虚所致。治宜补气养血,方用黄芪、人参、甘草、肉桂、当归、川芎、香附等,或用四物汤加人参、黄芪、香附;腹痛加阿胶、艾叶、延胡索;虚甚者,加生姜、附子。
-
升麻黄芪汤
功能主治:《医学衷中参西录》方之升麻黄芪汤主治妇人转胞,小便滴沥不通。《天津医药》方之升麻黄芪汤:处方:生黄芪30克,当归10克,滑石10克,升麻8克,柴胡8克,甘草5克,石菖蒲5克,竹叶2克。功能主治:《天津医药》方之升麻黄芪汤功在益气升提,利水通窍。(前列腺肥大)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
生白口服液
生白口服液说明书:药品名称:生白口服液分类:血液系统药物中成药生白口服液的主要成份:淫羊霍、枸杞子、黄芪等。生白口服液的功能主治:温肾健脾、补益气血。用于癌症放化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属脾肾阳虚、气血不足证者,症见神疲乏力,少气懒言、畏寒肢冷、纳呆便溏、腰膝酸软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