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扁豆根

中醫學 中藥材 中藥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xiǎo biǎn dòu gēn

2 出處

本品始載於《植物名實圖考》石草類,雲:“小扁豆生雲南山石上。長三四寸,紅莖對葉,開小紫花,作穗。結實如扁豆,極小。”根據形態描述和附圖,其原植物與遠志科小扁豆相符合。

3 拼音名

Xiǎo Biǎn Dòu Gēn

4 別名

吳烏模、豬大腸

5 來源

藥材基源:爲遠志科植物小扁豆的根。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olygala tatarinowii Regel

採收和儲藏:夏、秋季採收,切段曬乾

6 形態

小扁豆 一年生直立草本,高5-14cm。莖多分枝,具棱線,無毛。單葉互生;葉柄長0.5-1cm,稍具翅;葉紙質,卵形至橢圓形或闊橢圓形,長0.8-2.5cm,寬0.6-1.5cm,先端急尖,基部楔形下延,全緣,兩面均綠色,疏被短柔毛;羽狀脈。花兩性,總狀花序頂生,花密集,花後延長達6cm;花長1.5-2.5mm,紅色或紫紅色,具披針苞片2枚,早落;萼片6,花後脫落,綠色,外面3枚小,長lmm,卵形至橢圓形,裏面2枚大,花瓣狀,長2mm,長倒卵形;花瓣3,側生花瓣較龍骨瓣稍長,2/3以下與花絲鞘貼生,龍骨瓣先端無雞冠狀附屬物,圓形,具乳突;雄蕊8,花絲3/4以下合生成鞘,花葯卵形,基底着生子房扁圓形,直徑約0.5mm,花柱彎曲,長約2mm,向上部呈喇叭狀,具不育的傾斜裂片,柱頭與不育裂片對生。蒴果扁圓形,直徑約2mm,具翅,疏被短柔毛,先端具短銳尖。種子近長圓形,直徑約1mm,黑色,被白色短柔毛,具盔形小種阜。花期8-9月,果期9-11月。

7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生於海拔600-3900m的山坡草地、石炭巖及路旁草叢中。

資源分佈分佈於西南及吉林、遼寧、河北、陝西、山東、江西、臺灣、河南、湖北、廣西、西藏等地。

8 性味

辛;溫

9 功能主治

祛風;活血止痛。主跌打損傷風溼骨痛

10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搗敷;或研末調敷。

11 摘錄

《中華本草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