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韌帶注射

醫療技術名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xiàng rèn dài zhù shè

3 適應

項韌帶注射適用於:

1.外傷性項韌帶鈣化、頸椎病性項韌帶鈣化。

2.頸棘突損傷疼痛(撕脫性骨折)。

3.頸椎揮鞭性損傷頸椎病

4 禁忌

1.注射部位有感染或傷口。

2.凝血功能障礙,有出血傾向。

3.合併有心肺疾患或重症糖尿病

5 準備

患者取俯臥或側臥位(患側在下);常規消毒皮膚

6 方法

韌帶位於頸正中線,自枕外隆凸、枕外嵴至第7頸椎之間的各頸椎棘突,它相當於其他椎體的棘上韌帶,但更堅韌肥厚。常用注射部位位於C5~6平面處,若X線顯示鈣化部位,也是常選擇的進針部位,針刺入後,緩緩深入至棘上韌帶上緣進行注射,同時可向兩肌筋膜浸潤,必要時可至椎板淺層。上下範圍可根據情況而定,一般可包括C4~7。注射藥量10~15ml。

7 注意事項

1.保持注射部位清潔,預防感染發生

2.要熟悉相關解剖,注射進針勿要過深。

3.要做到邊注射邊抽吸,無血、腦脊液氣體時,方可進行注藥。

4.同時要注意治療頸椎病,因爲本病往往不是孤立存在的,鄰近頸椎各段同時伴有損傷或退行性變。

5.採用注射療法愈早效果愈佳,因病變在未發展至結構改變前,組織修復功能恢復都較快。項韌帶鈣化發展至晚期,關節僵硬,治療效果往往不夠理想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