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飲主方

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wǔ yǐn zhǔ fāng

2 《活人方》卷四

2.1 方名

五飲主方

2.2 組成

茯苓3錢,制半夏2錢,廣橘紅5錢,車前子1錢,嫩桑皮1錢,前胡5分,生薑2片。

2.3 主治

五種水飲。

2.4 用法用量

水煎,午前、午後服。

2.5 加減

溢飲,加白朮1錢5分,更加枳實,去前胡懸飲,加天麻2錢,佐荊芥甘菊,去桑皮;在下部,加澤瀉1錢,車前子5分,苡仁2錢,去前胡支飲,加前胡1錢,柴胡1錢,白芥子1錢;伏飲者,加前胡1錢,羌活1錢;留飲,加白朮2錢,蒼朮1錢;病久元氣衰憊,形神虛萎,飲食不甘,脾胃泄瀉,必須加人蔘2錢,白朮3錢以培元氣,兼於治飲;倘下元虛冷,則桂、附、乾薑亦所不免。

2.6 各家論述

飲邪水類,茯苓浚水而能降氣,故爲君;半夏燥溼,利痰爲臣;橘紅佐桑皮調和脾肺之氣,使有所統運;車前茯苓分利水道,所謂引而決之前胡之辛,消痰下氣生薑溫能治嘔,辛能豁痰,此謂通治痰飲之方。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