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汗

中醫診斷學 中醫學 問汗 問診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wèn hàn

2 英文參考

inquiry about sweating[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3 註解

問汗診斷學術語,十問之一[1]。屬問診。指詢問病人出汗的情況,以瞭解病情的診斷方法[2]。包括問汗的有無、多少、性狀出汗的部位、時間、特點及伴隨症狀[2]。瞭解病人出汗情況,可辨別病的邪正虛實表裏陰陽[2]外感病,惡寒發熱無汗表實發熱惡風自汗表虛;熱不因汗減,爲邪已入裏,或爲暑熱溼溫等證[2]內傷病,不熱而汗自出的爲自汗,多屬陽虛;睡時汗出,醒即汗止的爲盜汗,多屬陰虛;夜間盜汗,日間自汗,多屬陰陽兩虛[2]。疾病危重時,大汗淋漓,或汗出如珠,四肢厥冷,脈微細欲絕者,爲絕汗額上汗出如珠,兼見喘促,爲亡陽之汗,乃陽氣將脫之候[2]。先戰慄而後汗出爲戰汗,乃邪正相爭之象[2]。若汗出熱退、脈靜,爲邪去正安;汗後身涼,脈躁,爲正不勝邪,急當扶正[2]。但頭汗出,多因上焦邪熱或中溼熱上蒸。半身汗出,屬患側經絡閉阻,氣血運行不周所致。

4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703.
  2. ^ [2]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