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小青春期

兒科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wēi xiǎo qīng chūn qī

2 英文參考

mini-puberty

minipuberty

微小青春期(mini-puberty,或minipuberty),見於醫學性腺穩定器學說。該學說認爲,下丘腦垂體性腺軸(HPGA)之間的負反饋聯繫在新生兒嬰兒早期已經建立,但其抑制功能尚不成熟。此時,促性腺激素(Gn)呈高分泌狀態可似青春期水平,故稱爲“微小青春期”。

3 微小青春期形成原因

一歲後,負反饋的閾值改變,敏感性升高,其負反饋作用逐漸加強。3歲至青春前期呈高敏感狀態,GnRH分泌受抑制,Gn處於低水平。至青春期發動前夕,負反饋的閾值升高,敏感性下降,下丘腦分泌GnRH及垂體分泌Gn開始增加。進入青春期後,GnRH的釋放頻率和幅度明顯增加,LH和FSH脈衝性分泌增加促使性腺發育

出生時,下丘腦-垂體-性腺(睾丸卵巢)軸作爲體內重要內分泌調節系統之一,雖還不像成年人那般穩定,但已基本完成建立。出生前,在母親體內由於胎盤產生大量的雌激素,使該系統暫時被擱置。出生後,隨着臍帶被剪斷,胎兒與母親失去了連接的紐帶,胎兒內分泌系統必須開始學會獨自承擔重任。離開母體後不久,尤其是男性嬰兒,在數分鐘之內就開始調試其生殖內分泌系統的運行功能,分泌的雄激素水平最高可達到正常成年男性水平的低值。此時,睾丸輕度增大、有陰莖勃起,甚至可一過性地表現爲顏面少許粉刺,此現象可持續到約半歲左右;與男嬰相比,女嬰的反應稍慢一些,但也要在幾小時之內開始調試自己的生殖內分泌系統。此時,這一系統還不十分穩定,可間斷地分泌雌激素。在此期間,雌二醇水平可波動於0到50pg/ml(相當於正常成年女性的雌激素水平下限)之間。部分對雌激素敏感的女嬰可出現較明顯的乳房發育。由於雌激素水平的波動,甚至極少數女嬰還可出現類似青春少女月經的少許出血現象。這些表現一般持續時間不長並且不十分明顯,但可出現在2歲之前。嬰幼兒期的這種表現,極其類似於真正青春發育的過程。因此,醫學上形象地把它稱之爲“微小青春期”。

可以把微小青春期看成是數年之後真正的“大”青春期的一次小型預演。目前,對微小青春期的實際意義並不十分清楚,其表現也因人而異。常常被我們忽略,但它的的確確是存在於我們生命早期的一種生理現象。

在Elsevier Health Sciences出版的兒科學裏對微小青春期有如下解釋:

微小青春期

Mini-puberty: During infancy,the reproductive axis is quite mature with detectable pulsatile secretion of gonadotropins and low levels of sex steroid production. the postnatal 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 rise is marked in girls,reaching peak values at 2 to 3 months of life and then falls to prepubertal range by 12 to 18 months of age in normal female infants, but remains sustained with levels staying above those of older prepubertal children until 4 years of age. during this period of active hypothalamic-pituitary-gonadal secretion, or 'mini-puberty',slight breat tissue enlargement and vaginal mucosal changes are detectable in female infants. occasionally withdrawal vaginal bleeding results as this axis is suppressed and endogenous estrogen levels fall.

微小青春期一直是客觀存在的,在內分泌學非常經典的教科書《威廉姆斯內分泌學》第1045頁上,就有關於微小青春期的詳盡描述。

4 性早熟微小青春期

單純性乳房發育較爲常見

其實,幼小兒童的這種乳房發育現象並不都是性早熟,其中絕大多數只是一種第二性徵的特殊表現,是一種發育變異現象,也是一種自限性的病症,稱之爲兒童單純乳房發育,是部分性早熟的一種。據浙江省兒童醫院統計,每年大約有1000例寶寶是單純的乳房發育,這和浙醫兒院每年120萬寶寶的就診量相比較,發病率還是比較高的。單純的乳房發育,是兩歲以下的嬰兒比較常見的一種現象,大多數孩子會自愈,並不會引起大家所認爲的性成熟

成熟可分爲四個期,兩歲嬰兒處於“小青春期”

爲什麼兩歲以下的小嬰兒比較容易發生單純的乳房發育?因爲這個時期的寶寶正處於一個小青春期。性成熟可以分爲四個期:胎兒期、圍產嬰兒期兒童期、圍青春及青春期。其中圍產嬰兒期可以稱爲小青春期,控制人體性徵發育器官——下丘腦垂體性腺軸還未發育完善,一些嬰兒的腺軸處於活性狀態,就容易出現體內雌激素和促卵泡雌激素的增高,從而導致乳房增大。

多數寶寶兩歲後會暫停發育,如繼續發育須就醫

大多數孩子都會在兩歲之後自愈,家長可以放心。但也存在個別孩子無法自愈,如果2歲之後孩子乳房持續增大,就要重點關注,可能誘發真性性早熟。現在醫學分工日益精細化,不但普通的外科醫生不知道性早熟的真正定義,即使是兒科醫生對小青春期這個概念瞭解的人也不多。所以一些醫生在看到寶寶乳房增大後,會簡單地判定爲性早熟

2010年8月,衛生部對聖元奶粉是否含激素的調查,在參與調查聖元奶粉是否是導致武漢3名女嬰性早熟直接原因的事件後,兒科內分泌專家、衛生部專家組專家梁黎說,從出生到1歲多的兒童,在臨牀上有一種“小青春期”。 該詞條被網友爆料後廣爲傳播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